首页 云南 正文
12月22日11时27分迎来冬至节气
新华社    12-21 08:18:02

1

冬至瑞雪兆丰年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一年一冬至,一岁一安康。北京时间12月22日11时27分将迎来冬至节气,这是一个天寒地冻的时节,也是一个遥望春天的时节。冬至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阴阳二气转换之日,从此阴气盛极转衰,阳气开始萌生,生命的活动将开始缓缓由衰转盛,由静转动,因此冬至又称“一阳生”,民间亦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到了冬至,“数九寒天”开始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数九”习俗,又称“冬九九”“交九”,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数“九九”八十一天,俗称“连冬起九”。“九尽桃花开”,“出九”之后,寒冬差不多也就过去了,温暖的春天就要来临。

  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会有特殊的饮食习俗,昔日讲究“冬至大如年”,同时也祈求健康、幸福和吉祥。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通常用羊肉、大葱、韭菜、萝卜等食材做馅,这些食材均偏温热性,能起到暖身保健的作用。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是汤圆,因为汤圆有圆满、团圆、团聚的美好寓意。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在冬至这天,不妨约上三五好友围炉团坐,体会“冬至大如年”的感觉,或是吃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或是来上一碗软糯香甜的汤圆。(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冬至,一起欣赏美丽的“星月童话”

  12月22日,2023年最后一场美丽的“星月童话”将在夜空中上演。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木星会与一轮盈凸月相合。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我国各地公众当晚面向东南方天空裸眼就能欣赏到这幕“大个子”与“月姑娘”浪漫约会、共谱一曲“冬日恋歌”的美丽画面。

  “合”是天文学中描述天体相对位置的一个名词。当两个天体在天空中具有相同的赤经或黄经(日、月、行星等天体在天球上的坐标值)时,就会发生“合”。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大约每个月都会出现一次合月现象。除了金星合月外,木星合月的观赏效果也非常不错。

  作为太阳系中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木星不仅是肉眼最容易观测到的天体之一,也以色彩斑斓的条纹状云带深受观星族们的喜爱。

  月球在天球背景上的移动周期是一个农历月左右,而木星是12年左右,所以每个月里月球都会“追”上木星一次,个别月份甚至有两次。从地球上看,木星每年的观测时间有半年左右,大概能碰到5到7次木星合月,但受月相、太阳位置等因素影响,并不是每次都适合观测。

  22日发生的这次木星合月有何特别?修立鹏介绍,木星亮度-2.7等,在夜空中非常醒目,即便22日晚的月相为盈凸月,接近满月,月光耀眼,木星也“不甘示弱”地与其竞辉。

  具体来看,当天日落后,明亮的木星和一轮盈凸月就已高挂在东南方天空,近距离相伴,十分好看。随着时间的推移,20时左右,二者相距“最近”,只有2度左右,差不多4个满月视直径大小;22时相合时,二者距离依旧不远;凌晨后二者会双双落入地平线以下。

  “木星犹如一颗钻石,闪闪发光。由于周围没有其他过于明亮的天体,这幕星月相伴的美景清晰度极高,观赏效果非常好,喜欢‘星月童话’的公众不要错过。”修立鹏说。(据新华社)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