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昆明市推进“欠薪源头治理+普法”“和谐医患+普法”“规范城市管理+普法”等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整治重点领域行业执法乱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排查六大行业领域突出矛盾纠纷618起,化解600起,化解率97.09%。
昆明市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牵引,进一步放大专项行动效能,推动执法规范、矛盾风险排查化解等重点工作的持续深化。截至11月8日,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5.17%,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高位统筹 举全市之力推动落实
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举全市之力推动落实。
昆明市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抓普法的综合推进机制,突出人员实体化、工作实战化、措施实效化,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推进专项行动。
实体化构建专班。昆明市成立市、县、乡三级党政分管领导任双指挥长的专项行动指挥部,整合资源力量组成专班开展工作。在各级指挥部设置“1办12组”,定人、定岗、定责,构建起全市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专项行动工作组织架构。全市组建近800支1.5万余人的专项普法工作队及房地产、金融、城市管理、教育、卫健等行业领域专项普法工作队。同时,三级专项普法工作队每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不少于8天的专项普法工作。
实战化推动落实。市专项行动指挥部建立指挥调度、定期研判、挂联指导、通报问效等机制,每两周举行调度会,对专项行动工作实行“周推进、月研判、季总结”,运用任务单、指令单、督办单、提示函“三单一函”及时下达任务、跟进提示、督促督办,推动专项行动落实落细。截至目前,市级共召开调度会16次,下发工作情况通报16次,下发“三单一函”50次。
实效化检验成果。在全省率先出台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考评细则,坚持全程问效,实行“两周一通报、每月一排名”,加强结果运用,推动专项行动工作提质增效。
精准施策 普法工作队“照单普法”
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昆明市在“精”上下功夫,做到工作对象精准、方法精准、措施精准。
昆明市突出问题导向,有序推进重点群体、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普法全覆盖,通过全面排查梳理,建立重点普法对象动态管理数据库,并聚焦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重点工作,分层分级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交由各级专项普法工作队“对症下药、照单普法”。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形成问题清单2000余份,派发任务清单2600余份,推动各级专项普法工作队队员每天对1至2名重点普法对象开展“一对一”普法。
昆明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升普法准度。一方面,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为载体,推进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宣讲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另一方面,推进重点人员精准普法。例如:针对全市排查出的初中文化以下、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村青壮年等6类重点普法对象“面对面”开展普法;深入企业、工地为农民工、流动人口开展涉劳资纠纷、治安管理等普法宣传;深入居民小区为老年人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和集资诈骗巡回法治宣讲;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敬畏生命、敬畏法律的“进村入户”式普法。
截至目前,昆明市已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活动12000余场次、以案释法活动6100余场次、发布典型案例40余例。
长治长效 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专项行动不是“一阵风”,更重要的是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真正解决突出问题,形成长效机制。
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昆明市在全市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推行“2+3(1)+N”实体化运行机制试点工作,对辖区内的婚恋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风险隐患一律纳入“七个闭环”管理;在校地联动方面,昆明市创新机制,建立联防联控联调、定期通报调度、“一校一策”闭环管理、普法进校园等机制,合力推进驻昆高校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综合治理。
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昆明市进一步完善基层普法机制,建立并推行国家机关履行普法责任“三单一书”“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等制度,健全完善普法责任制度体系。将社区民警辅警、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十户长、楼栋长、“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党员等纳入网格,专项普法工作队队员统一编入网格下沉到“责任田”,培养锻炼了一批“会做”“善做”群众工作的队伍。
此外,昆明市重点培育了一批“法律明白人”骨干队伍,依托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让“法律明白人”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了解社情民意的网格信息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调解员,打通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
目前,昆明市已实现“一村一警、一村一治保员、一村一调解员、一村一法律服务员”全覆盖。这支群众身边“不走的”普法队伍,将在今后的普法工作中激活普法末梢、夯实普法基础,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昆明日报 记者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