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日前,昆明人工智能产业峰会举办,来自高校、企业的业内专家探讨交流人工智能产业趋势及应用场景,为产业发展献策。近年来,昆明市强化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产品应用、人才赋能,并落地一批重大项目。从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展开应用,到高校开设对应课程,再到全省第一个人工智能大型科学装置和公共算力基础设施搭建完成,昆明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优势凸显。
提供普惠算力支撑
2022年,云南云上云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填补云南缺乏大型、公共、高性能算力集群的空白。2023年4月,该中心正式揭牌,成为全省第一个人工智能大型科学装置和公共算力基础设施。
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算力费用高、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和应用适配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国产自主可控算力是科研院所、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揭牌后,针对上述问题,不仅提供普惠算力和专业技术团队支撑适配,还提供开发套件降低开发难度和技术门槛,基于计算中心的本地技术团队贴身支持算法迁移,让相关单位实现公共算力服务“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
在提供算力的同时,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2023年11月举办昇腾人工智能师资培训,与高校携手培养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AI+”领军人才;2023年7月举办“2023昇腾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线下活动,助力提升高校、企业的AI全栈技术能力,建设本地昇腾人工智能人才生态。
截至目前,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对接100多家企业,服务41家高校、企业,与30多家企业展开合作,孵化43个人工智能方案。依托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立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通过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和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形成“一中心四平台”的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赋能行业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行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通过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在智慧旅游领域,云南数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七彩云滇旅游咨询大模型。该模型通过自然语言交互,配合连锁民宿的线下服务能力以及对本地资源的整合,为游客提供一个随时随地在线的本地助手,应用后能为入住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制定本地特色旅行规划,使游客规避上当受骗事件,提升旅游体验。
人工智能技术还被应用于生态系统治理。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对鸟类进行监测时,目前的监测手段存在“成本高、效率低、高度依赖专业人员”等问题。使用鸟类声音识别终端、前端视频监控设备等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后,可实现复杂场景下的动态多目标监测、识别、追踪、分析,帮助解决鸟类监测存在的问题。经过对滇池大泊口水域进行人工监测和AI自动化监测结果比对,对多组同步监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发现,AI监测能有效识别大泊口多种水鸟,包括红嘴鸥、骨顶鸡、苍鹭等。以人工监测结果为基准,AI自动化监测的鸟类数量识别率为83%,有较高的识别准确度,可充分应用于滇池鸟类多样性调查和研究工作。
在生物医药领域,近年来,云南白药集团不断推进科技数字化转型。基于5G技术,融合边缘计算、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云南白药牙膏工厂打造了5G无人叉车、5GAGV、5G扫码枪等场景,实现医药制造行业设备的智能改造。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每小时可生产3万支牙膏。在中医药行业,通过搭建云南白药三七产业数字化孪生平台,打造全产业链可追溯的品牌中药材。同时,构建云南白药数字三七认证体系,通过图像深度学习,从43个维度进行目标检测和三七分类,200个三七检测和分类仅需2秒。
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昆明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的研发,优化产业布局,吸引集聚更多上下游优秀企业来昆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共建全新生态,共享发展机遇,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在昆明蓬勃发展。(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