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通过昆明市智慧政务自助终端办理业务 资料图片
为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1月5日,昆明市政府办发布的《关于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聚焦平台建设、高效便捷、办事堵点、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提出15条细化目标和工作任务,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近年来,昆明市政务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公布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昆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总体指数为“非常高”。
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推动更多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全面推广应用省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政务服务支撑能力。深化省政务服务平台持续赋能机制,明确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省政务服务平台行业主管部门,完善省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系统、电子印章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强化政务服务渠道统筹和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机制,明确各有关部门自行设置的政务服务线上申办和受理端口要整合迁移到省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申办受理系统,已建成的各类移动政务服务应用要整合并接入省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依托省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等在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端和窗口端同源发布、同步更新。推动更多政务服务通过“e办通”等自助服务终端延伸至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商圈、银行、邮政、车站、地铁站、飞机场、公园等场所。围绕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持续优化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和信息无障碍建设。
健全接入省政务服务平台的业务办理系统运维运营管理机制,强调要加强对接入省政务服务平台的业务办理系统的运维运营管理,确保办理系统可用、好用且稳定安全运行。
持续推动“一件事一次办” “跨省通办”“区域通办”
聚焦高效便捷,强化政务服务供给能力方面,健全高频服务清单管理、闭环优化机制,明确严格落实政务服务事项“五级十二同”相关要求,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深入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等工作,持续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区域通办”。
深化推进“跨省通办”,明确强化省际“跨省通办”工作统筹协调,建立“跨省通办”工作人员沟通联络机制。将昆明市点对点“跨省通办”合作事项纳入省政务服务平台“跨省通办”服务专区统一发布、统一管理。不断拓展与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合作范围。
完善电子证照应用协同推进机制,要求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发布的电子证照工程标准,规范制发电子证照。全面梳理编制本地本部门电子证照发证用证清单,并动态管理。按照“谁制发、谁核验”原则,提供本地本部门制发电子证照及电子印章的核验服务。
建立健全政务服务数据有序共享机制,明确规范政务服务数据采集、共享、使用等流程。强化政务服务数据目录编制,将有关政务服务数据及时规范汇聚至省政务服务数据资源中心并动态更新。强化新技术应用赋能机制,明确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政务服务质效提升,加强创新应用快速复用推广。
及时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问题
聚焦办事堵点,提高政务服务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健全办事堵点主动发现机制,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各类便民利企活动,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问题,并及时解决。推动办事堵点高效解决,明确加强堵点数据分析应用,建立健全快速响应、限时整改、监督反馈的管理模式,强化跨部门、跨层级集中会商、协同办理,建立完善解决办事堵点办结回访、“回头看”核查等工作制度,确保堵点问题真正解决到位。切实整改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堵点解决经验推广。
聚焦制度建设,增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保障能力。健全政务服务法规制度和标准规则更新机制,要求加强“一网通办”有关政策研究,制定完善昆明市政务服务制度规范,推进现有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工作。开展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强调开展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加强评估结果应用。建立数字素养能力提升机制,强调健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创新政务服务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评价机制,壮大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健全安全保障机制,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都市时报 记者庞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