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晶的多肉花园
李思敏在查看顾客寄养的多肉植物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在位于昆明市晋宁区宝峰街道的多肉植物直播基地内,李思敏拿着手机和标签纸蹲在大棚里直播售卖多肉植物。在她身后,共同创业的合作伙伴正在挑选货品、打单、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宝峰街道多肉植物年产值超4亿元
李思敏的家乡宝峰街道是晋宁多肉植物和鲜切花的主产区。据统计,目前宝峰辖区内有多肉种植企业380余家,种植面积6000余亩,年产值超4亿元,多肉植物已成为晋宁区的一大特色产业。
晋宁区以宽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致力于云花品质的提升和品种培育。这一策略的成功实施,使得晋宁形成了以月季(玫瑰)为主,康乃馨、满天星、多肉和绣球花为辅的花卉产业发展格局。
在晋宁的多肉种植领域,韩晶是一名杰出代表。他从最初的几亩种植基地起家,如今已发展至拥有280多亩规范化种植基地。韩晶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将多肉植物销售到全国各地,每天的成交量高达七八千单甚至1万单。在此基础上,他还建设了一个50亩的多肉主题公园,计划将其打造成一个多元化的多肉产业创意文化园区,为晋宁区多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乡村星主播”开拓“小多肉”大市场
与此同时,晋宁区的“乡村星主播”也在依托“小多肉”开拓大市场。他们以新颖的导购方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选购需求,为顾客提供了全新的购物体验。李思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20年初,当地一些鲜切花和多肉种植基地开始探索线上销售渠道。在此背景下,李思敏和几个伙伴开始了直播创业。
把客厅当做运营后台,把屋后的菜园当做直播场,李思敏和伙伴们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始直播,在不断学习中摸索直播的门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直播间的人气不断上涨,每月的多肉植物销售额也在不断提高。
“创业初期我们都没怎么接触过电商,基本的物流、运营、售后等都需要大家一点点摸索学习。”直播团队的负责人罗华军谈起当初和大家一起创业的经历时充满感慨。
2020年7月,李思敏和伙伴们正式组建直播团队,流转12亩土地建立起了多肉直播基地。进入直播电商领域3年多来,从零基础“小白”成长为销售“明星”。在2022年“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上,李思敏在团队成员的支持下获得“乡村星主播”三等奖。2022年,他们的直播间平均每天吸引超过1万人在线选购多肉植物,年度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吸引17名人才共同创业,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据统计,晋宁区宝峰街道的直播团队已达200余个。
“农村直播电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希望将来能有更多愿意从事助农直播的小伙伴加入我们,我们将拓展直播领域,让咱们云南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间走得更远。”谈及未来,李思敏信心满满。
“新农人”成晋宁乡村振兴生力军
近年来,为持续挖掘农村直播电商在乡村振兴中的潜力,晋宁区通过直播业态人才孵化、组织直播从业人员专题培训、举办直播技能大赛等举措,激发了直播电商从业群体的创业热情和职业荣誉。
周毅莲是晋宁区昆阳街道一家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通过参加由晋宁区组织的线上销售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她开始借助网络直播来销售鲜花,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线下销售模式,拓展了合作社鲜花销售渠道。
在一系列举措引导下,晋宁区一批直播带货“新农人”活跃在各个热门直播间,一大批广受喜爱的花卉、蔬菜、农产品等通过网络销往全国。
晋宁区的多肉产业和直播带货“新农人”,共同构成了该地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他们的成功经验表明,只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并结合新的市场营销手段,就能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目标。未来,晋宁区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发展,让这片“多肉花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都市时报 记者佟薇 实习生吴子钰 通讯员刘佳 宋光旭 吴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