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帘卷西风》剧照 余杭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供图
“每部剧都是经典。”“演员的唱功是真好!”“看余杭小百花的戏就像进入了百花丛……”演出结束,戏迷久久不愿离去。日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简称“余杭小百花”)在浙江台州、温州两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同时,演出也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了直播,累计观看人次破百万。高质量的基层演出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培育了文化新品牌,扩大了余杭小百花的影响力。
自1953年建团至今,已走过70余个春秋的余杭小百花,经历了女子越剧到“小东风”男女合演,又回到女子越剧,再发展为小百花越剧的历史变革,但其“文艺为民”的赤子之心及守正创新、出人出戏出精品的宗旨没有变,在助力浙江越剧传承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根往下扎,花向上开。对余杭小百花而言,为基层群众送去高质量演出一直是最重要的工作。“作为一个县级剧团,我们每年演出保持在200余场,观众达30万人次。一辆车、一台戏,便成了一个流动舞台。通过一系列的基层演出,进一步弘扬传统戏曲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基层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也因此,我们获得了中宣部、原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余杭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主任叶庞星说。
一笑一颦一回眸,一悲一喜一甩袖。当艺术之风吹拂乡村沃野,不仅基层百姓享受到艺术的愉悦、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更让古老的戏曲在广袤乡村不断生长,迸发出勃勃生机。据统计,2023年,余杭小百花送戏下乡演出累计达250多场,为历年演出场次之最。
除开展一系列的专场演出活动外,余杭小百花还积极开展“送戏进课堂”活动,选派优秀青年演员通过现场示范、讲解服饰装扮等手段,为乡镇的戏迷爱好者、越剧兴趣班的学生讲解专业的越剧知识,激发他们对越剧的了解和喜爱。在2023年“禹你帮”潘板小学公益课堂上,余杭小百花演员的授课让很多学生受益匪浅。“老师的讲解让我充分了解了戏曲艺术,感受到越剧的文化魅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越来越喜欢越剧了。”小学生纷纷表示。
乡村沃土是传统艺术的发源地,有着天然的文化需求。为提升节目质量,余杭小百花近年来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多部原创大戏获奖。其中,2022年创排的越剧大戏《却金亭》荣获浙江省戏剧节兰花新剧目大奖,当中《禅悟》一折还获得“李渔杯”首届全国清廉戏曲优秀作品展演“十佳剧目奖”;《陆羽问茶》荣获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优秀新剧目奖,并入选第一批浙江省公共文化国际交流项目(演出类)等。2023年,余杭小百花又创排了以宋韵文化为主线的越剧《帘卷西风》,该剧在获得诸多专家肯定的同时也进一步擦亮了中心的文化品牌。
作为“角儿”的艺术,戏曲传承离不开人才支撑。一直以来,余杭小百花都十分注重人才的队伍建设及素质的全方面提升,在人才培养方面下足了功夫:开展“素质讲堂”系列活动,邀请专家为演职人员进行艺术培训,同时设立考核机制,让演职员有一定的危机感;强化激励措施,厚植“你追我赶”氛围,让艺术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脱颖而出。此外,为了让青年演员增加“实战”经验,余杭小百花大胆起用青年演员,让他们在大戏中担任主角,通过不断的磨炼学习,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提升整个团队的业务素质。(记者 祝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