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蒸花馍,过大年!这位曲靖姑娘做的花馍“馒”有趣!
开屏新闻    01-17 23:15:44

过春节准备年货,很多人家已经开始张罗起来。在云南曲靖,带有年俗味道,象征吉祥安康、福禄寿喜、年年有余等美好寓意的年糕、花团、馒头等成为过年必备。今年曲靖市场上,各种花式馒头、精致面点等特别抢眼,成为市民预购抢订的“香饽饽”。

mmexport1705459835458.jpg

年未到,但曲靖过年的氛围已经拉满。近年来,随着花馍市场需求日渐旺盛,曲靖的花馍艺人们守正创新,不断开发新品类,制作出各种不同样式的花馍,深受人们喜爱。

mmexport1705458032529.jpg

在曲靖城区一家中式花馍店内,色彩斑澜、满街头目琳琅的花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花馍店店主刘小白正在花馍,只见她通过揉、压、剪、搓等传统技法,“90后”刘小白手上一块柔软的面团,就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金龙”,一旁还有寿桃、柿子、锦鲤等各种形状的花馍,整齐地摆满了案板,造型百变的面点让人爱不释手。

mmexport1705458089748.jpg

“上锅,蒸馒头!新的一年,就要蒸蒸日上!”大家吆喝着。一块块面团在手艺人的揉捏下,很快就热气腾腾地出锅,变成亮眼的餐桌美食,更成为争奇斗艳的“艺术品”。据了解,曲靖人刘小白之前从事餐饮行业,非常喜欢制作美食。2021年春天,刘小白专门出学费到山东拜师学艺做“花馒头”。学成回到曲靖后,她将学到的技艺与国潮花馍技艺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受年轻人喜爱的创意花馍。

mmexport1705459732795.jpg

除了十二生肖、寿桃、卡通人物等花馍,今年刘小白还对传统的花馍等加以改进,推出了创意花馍。她以南瓜活面,赋予花馍一种喜气洋洋的金黄色,并专门设计了造型,加上“福”“寿”等字样。创意花馍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热捧。

mmexport1705457943430.jpg

创意花馍看着好看、吃着好吃,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这次刘小白展示的“金龙贺岁”,以纯南瓜面捏制,以菠菜汁调面出绿色,以红曲米调面为红色,加椰浆调和,入口清香,低糖糯软,是店里的招牌花馍,但制作流程复杂。

mmexport1705459745347.jpg

刘小白告诉记者,先是和面,至少半小时以上。面和得透不透,关系到花馍最终的亮度。其次是压面,用压面机将面团压得平整紧密,做出的花馍才会颜值更高。第三步是造型,用各种工具对花馍精雕细琢,繁琐程度不亚于完成一件工艺品。第四步是醒面,为控制花馍慢发酵,面团中放的酵母比较少,至少要有两三个小时的发酵时间。最后一步是完成蒸馍,一笼色香味俱全的花馍便出锅了。

mmexport1705459787362.jpg

“最难的是做花馍的细节部分。”刘小白说,比如“金龙”的鳞甲,都得用剪刀等工具一点点“雕琢”出来,相当费功夫。

“春节临近,订制花馍的人特别多,我们在加班加点地赶制,每天清晨5点就开始准备,发面、和面、蒸馍……一天要用掉三四袋面粉。”刘小白笑着介绍道。在工作台前,只见憨态可掬的龙年生肖花馍备受年轻人的喜欢。“馒”有趣的各色花馍,为节日平添了许多喜庆的氛围,成为年夜饭餐桌上的“硬菜”。

新闻链接

花馍是颇具文化内涵的一种民俗艺术品,是在汉族民间传承了上千年的面塑文化,也是旧时农村走亲访友的礼品和祭祀用的供品。花馍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在旧时农村,逢年过节都要蒸制花馍,过春节要蒸大馒、枣花馍、元宝馍、布袋馍;元宵节要做羊、狗、猪、鸡等模样的花馍送给小孩。其他如过清明节、乞巧节、中秋节,婚丧嫁娶、祭奠祖先、老人过寿、小孩满月等,都要做各种各样的花馍,可谓用途广泛、形式多样,堪称我国民间艺术的奇葩,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摄影报道

编辑:张玉(实习)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