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第三、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结果,曲靖市顺利通过复核,获西部地区“良好”等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力度较大,进步明显。
2019年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曲靖市持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创新服务供给内容和路径,不断巩固提升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办法》明确“按两年一个周期开展复核”,不合格的予以摘牌。2023年,曲靖市迎来首次复核,并顺利通过。作为西部地级城市,曲靖格外珍惜此次示范区的荣誉和发展机遇,努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迎难而上,久久为功,围绕“强化基础、突出创新、提升效能”工作思路,凝心聚力稳步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获得感、幸福感。
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的过程中,曲靖着力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无处不在的城市文化“大客厅”,将公共文化服务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15分钟便民生活圈,作为构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格局、打造城市文化名片、融合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3年9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个年度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典型案例,以《融合创新打造多维空间 研学实践助力书香麒麟》为题的曲靖市麒麟区“趣”图书馆成功入选典型案例。
麒麟区图书馆引入社会力量投资200万元,整合闲置空地1600平方米,通过新装修布局,联动室内室外,改造为集“智慧阅读、休闲会客、文化沙龙、文创展售、研学实践”为一体的多维空间,在曲靖全市乃至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引领性,在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发展中探索出了可借鉴的模式;曲靖市图书馆“城市荟客厅”在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同时,实行错时、延时开放,满足广大读者的不同时间需求,阅读期间,还有茶点、餐饮等服务提供,让广大读者朋友舒心阅读;麒麟院小剧场持续引进优质文化内容,精心打造一批花灯、滇剧、民间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传统艺术展演节目,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持续创新,引入经典话剧、情景剧、脱口秀、音乐会、儿童剧、舞蹈等商业演出。
在曲靖各县市区中,会泽、陆良、宣威等也积极探索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全方位、多形式、接地气服务群众,深受群众好评。
下步,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坚持“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思路,配合国家公共文化发展新部署,补短板、强弱项,抓创新发展,在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滋养创新实践等方面重点发力,赶优争先,继续写好示范区创新发展新篇章。(春城晚报 记者蒋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