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佛山,产业工人走进“企业文化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新型文化空间,体验公共文化服务,通过短视频记录精彩瞬间,分享文化生活,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道风景线。近日,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总工会主办,佛山市图书馆、佛山市公共文化促进会承办的“百千万”佛山产业工人发声行动暨2024“佛山文化体验官”活动启动,推出了“佛山文化体验官·文化打卡地图”“佛山文化体验官·抖音话题赛”两项活动,让产业工人体验公共文化的便捷,感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温度。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佛山是制造业大市,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是支撑佛山制造的重要力量。为丰富产业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佛山各级文化部门将产业工人的公共文化服务摆在突出位置,不遗余力地优化产业园区的文化供给。始于2019年的“百千万”佛山产业工人发声行动,就是佛山为产业工人享受文化生活而打造的平台,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佛山实践”交给产业工人去检验。
为了切实让产业工人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温度,进而为公共文化服务和城市形象代言,佛山市文化部门以“百千万”产业工人发声行动为平台,打造“企业文化家”新型文化空间,培育“园区七点半”“佛山文化体验官”等文化品牌,提供“点单式”服务,先后为一汽大众、宝华创新工业园、季华实验室等50家企业和园区输送优质活动超过200场次,将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送到产业工人身边。
在三水水都、芦苞宝华创新工业园、季华实验室等工业园区,升级后的“企业文化家”新型文化空间整合阅读、艺术、文博、广电、体育健身等文化资源,开辟“文化岭南”阅读角,将文化资源覆盖到周边园区、企业以及延伸产业链中。季华实验室图书馆管理人员杜炜欣介绍,季华实验室和佛山市图书馆联合成立了“企业文化家”,馆藏图书1.2万多册,提供期刊资源和数字资源,设有阅览区,丰富了员工的文化生活。如今,佛山在全市建成800多家职工书屋的基础上,建设了100多个“企业文化家”、职工朗读角等文化空间,进一步健全了园区文化阵地。
为丰富产业工人的夜间文化生活,“百千万”佛山产业工人发声行动利用工作日晚间时间,开展“园区七点半”企业文化活动,将文化资源送进园区、企业,培育产业工人群体“夜赏”“夜读”“夜学”“夜训”文化,重点打造“春夏秋冬”企业文化季活动,提供电影观赏、文艺演出、展览导赏、体育锻炼、学习培训、非遗体验等夜间文化服务业态。“参加这些文化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这些产业工人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温度。”佛山健力宝公司产业工人梁泽文说。
佛山市统筹各级公共文化资源,为企业开展“点单式”文化服务,将流动图书车打造成为产业工人“精神食粮专列”,将全民综艺大舞台办成产业工人“大秀场”。如2023年端午节期间,分别在季华实验室和三水水都举办龙舟文化讲座,并依托数字资源开展“粤听粤有趣”14天阅读打卡活动,线上线下参与读者达3.2万人次。依托佛山市图书馆的“易本书”和“知书达里”智慧化网借平台,产业工人在线下单,就可以享受快递图书到手的便利。
“近两年佛山的公共文化空间变化非常大,读书驿站、‘粤书吧’随处可见,就连企业也设立了图书馆,丰富优质的图书资源不仅大大满足了我们的阅读需求,更增强了产业工人的城市融入感。”这是佛山市产业工人朱格格的感受。依托“百千万”产业工人发声行动,佛山积极引导广大市民,特别是产业工人和基层群众,争做“佛山文化体验官”,走进公共文化场馆,体验公共文化服务。在2023年度“我是‘佛山文化体验官’代言发声活动”中,佛山市内各“企业文化家”以及参与“文化体验研学游”活动的产业工人通过拍摄图片、视频并剪辑成短视频的方式,对各文化打卡点进行发声和代言。季华实验室员工李明瑞说,在佛山这座青年发展型的城市,开放多元包容共享创新的城市文化氛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青年朋友所喜爱。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佛山市将继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创新,增强产业工人的文化融入和社会融入,以优质文化活动提升务工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2024年,“百千万”佛山产业工人发声行动将通过在产业工人中建阵地、办活动、育新人,深化产业园区“圈层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园区文化。“佛山文化体验官·文化打卡地图”展现了佛山100多家文化服务空间的信息,市民只需轻轻一点,即可畅游于文化之海。不久的将来,佛山还将推出多条产业工人文化研学游打卡线路,让产业工人感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多彩。(中国文化报 记者谭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