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昆明正处在转型升级最吃劲的阶段,量的积累还不足,质的变化还不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昆明未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在工业强市方面,要坚持在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上下功夫,突出抓好新能源电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冶金、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型储能、算力中心等未来产业,推动产业延链成群发展。
对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全链条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将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昆明工业的新引擎,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在建项目尽快投产,建成企业尽快达产,符合条件的小升规企业应升尽升、应统尽统,充分挖掘和释放产值增量、投资增量,努力为昆明工业闯出一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有目标也有支撑。按照规划,除新能源电池将形成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外,昆明还将通过长盛科技、山东中翔联动上下游,近三年可形成300亿级碳纤维产业链,并带动新材料产值突破1200亿元,到2025年形成西部重要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贵金属研究所、云锡、云锗、中国稀土等链主企业,带动产值突破1000亿元,打造中国著名的稀贵金属产业集群;通过超启生物、康乐卫士等重大项目,带动产值突破1100亿元,形成西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依托统信软件、夏门弘信、上海商汤等算力中心形成1万P算力规模,叠加京东方微显示、均和云谷昆明智港等制造类项目投产,带动产值突破1300亿元,打造以“端屏光算”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初步预计,到2025年,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将提升至30%左右,工业经济会得到系统性重构、实质性提升。
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贵金属行业领军企业、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实施主体。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强表示,目前,集团正以昆明总部为中心,高水平建设国家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贵金属实验室,打造中国贵金属领域人才中心、创新高地,助推昆明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迈出更大步伐。
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昆明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始终保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定力和执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工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