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题部署会要求,昆明市通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梳理出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212个,融资需求约916亿元。
1月31日,项目“白名单”已向在昆各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24家主要银行推送。
此前,1月30日,广西南宁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向当地金融机构推送了第一批107个房地产项目”白名单”。1月30日,重庆市也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梳理出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314个,融资需求约830亿元,并于当天向当地28家主要银行推送。
相关新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1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公布了2024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当天召开的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工作会议,从八个方面提出了2024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位列首位。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要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落实机构、股东、高管、监管、属地、行业六方责任,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督促金融机构大力支持
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
会议要求,积极稳妥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督促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落实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要求。配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债务重组、置换。
会议指出,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做到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跨前一步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和重点任务协同。着力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快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另外,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还将坚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主业、苦练内功、降本增效。同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助力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2024年要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住建部:第一批项目“白名单”
1月底前落地并争取贷款
1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见效,第一批项目“白名单”预计将于1月底前落地并争取贷款。
会议指出,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的重大举措。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把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迅速建立和运转起来,及时研判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强化统筹谋划,细化政策措施,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推动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协调解决好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会议强调,项目有序开发建设,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针对当前部分房地产项目融资难题,各地要以项目为对象,抓紧研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精准有效支持合理融资需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发挥城市人民政府牵头协调作用,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研判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公平公正原则,综合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及项目开发企业有关情况,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推送金融机构,做好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