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野生亚历山大鹦鹉现身龙陵
都市时报    02-20 08:22:22

38881708362269286

亚历山大鹦鹉(2月13日)   蔡双发 摄

“南国木棉映江红,枝头鹦鹉闹春来。”在保山市龙陵县,摄影爱好者拍到一种长相奇特的鹦鹉。经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艾怀森鉴定,确定为长尾鹦鹉科鹦鹉属鸟类亚历山大鹦鹉。亚历山大鹦鹉是世界近危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此次为保山市龙陵县首次记录到。

摄影爱好者跟踪20天

拍到亚历山大鹦鹉影像

在短短几十秒的珍贵视频画面里,只见在木棉树上,一只亚历山大鹦鹉,摇头摆尾、迈着蹒跚的步子,从树枝上缓缓爬上木棉花,时不时还观察着周围动静……亚历山大鹦鹉集绿、红、灰等多色羽毛于一身,与木棉花及周围环境构成了一幅“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闹春图景。

亚历山大鹦鹉又名阿历山大鹦鹉,人们也称之为“幸运鸟”“吉祥鸟”。其突出特征是翅膀外侧覆羽有一块明显的红斑,颈部有一枚黑色环或粉红色的环状羽毛,亚历山大鹦鹉大部分栖息于海拔900米以下的森林、林地。通常早上和傍晚觅食,主要以植物种子、嫩芽、花蜜、水果等为食。

亚历山大鹦鹉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攀爬和飞翔,居无定所。“这只鹦鹉看上去不仅长相奇特,而且尾巴也比其他鹦鹉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经过20多天的持续跟踪、守候,终于在怒江边(龙陵县境内)一棵木棉树上抓拍到了它的活动影像。”拍摄到这只亚历山大鹦鹉的摄影爱好者蔡双发说。

亚历山大鹦鹉在龙陵被发现

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亚历山大鹦鹉是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在中国分布范围狭窄,目前,野生亚历山大鹦鹉仅见于云南的德宏等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物种。“亚历山大鹦鹉有5个亚种,此次拍摄到的为印缅亚种。野生亚历山大鹦鹉在龙陵被发现,既为龙陵县鸟类家族增添了新成员,又为亚历山大鹦鹉在‘中国鸟类分布图’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分布点,也对其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艾怀森说。

龙陵县地处“世界生物圈”高黎贡山南延,是高黎贡山、铜壁关与滇西南各保护区群的丰富动植物物种基因交流的“黄金”联结纽带,也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缝合线”,野生鸟类资源富集。据西南林业大学教授、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韩联宪介绍,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龙陵县共记录鸟类20目80科249属462种,分别占云南省鸟类记录种数945种(高正文等,2016)的48.78%、中国鸟类记录种数1445种(郑光美等,2017)的31.9%。

目前,龙陵县记录在册的鸟类种数比2006年前增加了203种,增加56.1%。“接下来,我们将以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地为重点,以加强野外监测、宣传教育、栖息地保护等工作为发力点,共同守护好鸟类的生存家园。”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负责人杨培记表示。

※小贴士

分布

亚历山大鹦鹉在国外主要分布于印度中部和北部、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的东部和南部。在中国见于云南西部。亚历山大鹦鹉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近危(NT)物种。

家族史

亚历山大鹦鹉,以其优雅的外貌和卓越的语言能力而闻名,是鹦鹉家族中的一员,是许多鸟类爱好者饲养的理想选择。

亚历山大鹦鹉的名字源于亚历山大大帝,因为这种鹦鹉曾是贵族和皇家的珍贵宠物。它们原产于亚洲部分地区,包括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和缅甸。

亚历山大鹦鹉是大型鹦鹉,体长可达约58厘米,其中大部分长度来自它们的长尾羽。

亚历山大鹦鹉通常非常聪明活泼,喜欢玩耍互动。它们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能模仿各种声音和单词。然而,它们也可能比较独立,喜欢有自己的空间。

名片

濒危等级:世界近危

本名:亚历山大鹦鹉

别名:幸运鸟 吉祥鸟

濒危原因:因猎捕导致数量下降

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庞继光 通讯员郁云江 李开平 蒋继凡

编辑:甘凌菲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