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舍不得的丽江 忘不了的古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日客流量达24万人次。在人潮涌动的丽江古城,游客们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也感受到24小时在线让人安全感满满的景中“警”。
在这一抹抹藏蓝守护的身影中,有这样一支巡逻队,成为了靓丽“警”色中最美的警中“花”,她们是古城女警巡逻队。她们和古城公安全体民辅警一道,用女性特有的细心和耐心参与到巡逻勤务中,全力为游客做好景区安保和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绽放着新时代丽江女警的青春芳华。
石砖上 人潮中
日行三万步的巾帼守护
春节期间,古城东大街两旁房檐上挂满了红灯笼,石砖铺成的路上游人如织。5名女民警警容齐整地巡逻在东大街,她们的经过,总能引起游客的瞩目。
“一直往前走300米就是大水车了,春节快乐!欢迎来丽江玩!”正在带队巡逻的民警付白凤右手前伸,热情回应着一名游客的问路。这样的指路服务,队员们隔不了几分钟就会遇到一次。“今年春节,我被抽调下沉参与新组建的女警巡逻队,感到十分荣幸。我们都提前做好了功课,熟记了古城内每个热门打卡点的位置和路线,甚至连古城内每个公厕的位置,我们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在遇到游客问路时,提供快速指引服务。”
“古城派出所结合丽江古城春节假期旅游特点,在古城内人流量大的重点路段,部署了6个女警巡逻小组。”古城派出所分管勤务指挥室的副所长树依林介绍。
春节期间,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公安分局共抽调30名业务素质过硬的年轻女民警、女辅警,组建了古城女警巡逻队,参与到古城春节安保勤务中。女警巡逻队分6个小组,每天执勤时间是14:30分至22:30分,与古城内游客最集中的时段相吻合。打开队员们的微信运动小程序,每个队员的步数均在3万步以上,已连续多日“霸榜”各自朋友圈前三甲。
小巷里 纸伞下
又美又飒的别样姑娘
古城现文巷,青砖黛瓦、悠长街巷,上方悬挂着精美的油纸伞,成为许多游客必到拍照打卡地。许多年轻女孩身着民族盛装,手持复古马灯,留下一张张唯美的照片,仿佛化身戴望舒《雨巷》里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女警巡逻队在这里经过,却有一番别样的韵味。
四组组长阿紫薇介绍,巡逻过程中近距离接触人员太多,又是冬季,极易感染流感等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为确保大家健康在岗履职,队员们在巡逻时也会统一佩戴口罩。
虽然口罩遮着大半个脸,为了保持警容严整,队员们每天上勤前也不免要认真梳妆一番。都是年轻的小姑娘,私底下也都爱美,可一旦穿上警服,守护平安的职责便是第一位。
古城里像现文巷一样的网红打卡地众多,如大石桥、木府石牌坊、饮玉巷……这些地方容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员,每一个网红打卡地都是她们必巡的点。发现人员较多时,他们都会提醒大家有序拍照,不要拥挤。
“这些女警好帅!”不少游客发出赞叹。“我认为,颜值不只是姣好的容颜,谁说不能是这一身飒爽的藏蓝!”阿紫微语气坚定地说道。
古城夜色微寒,红蓝闪烁的街灯成为女警们专属的补光灯,有这一身藏蓝加持,她们的颜值不止于容颜。
寻失物 找小孩
让来丽游客宾至如归
“我们的巡逻路线不长,但是人流量很大,巡一圈下来需要一个小时左右。”队员们很多时候只能跟在人流中亦步亦趋。
“有时候人流量会突然增多,有一天晚上21时,在黄山上段的一网红打卡点,出现了短时间的人员流动停滞的‘堵人’现象。”六组组长马金蕊介绍,“我们马上兵分两路向两个方向疏导游客,几分钟后恢复了有序通行,为避免再次发生拥堵,我们大声疏导游客,晚上回家发现嗓子都喊哑了。”
除了指路,疏导游客,她们还会帮助游客寻找遗失的物品,走失的孩子、老人。“我的孙子不见了,刚刚都还在我后面呢!”一位老人向女警巡逻队员求助。
“孩子穿什么衣服,有照片吗?发给我!”组长立即向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汇报,在分局合成作战中心的协助下,很快发现孩子走往大石桥方向,队员们迅速循线寻找,很快找到了与家人走散的小男孩。
“这些求助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警情,但当事人一般会非常着急。丽江是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让游客在我们的帮助下感受到宾至如归、旅程完满,我们的工作也便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女民警付白凤介绍,“前天有名游客忙拍照将背包忘在花坛上,她见到我求助时,包已被环卫工人交到玉河警务亭,经过我们工作信息共享,很快便物归原主。”
面对游客们的求助,女警巡逻队员总是有问必答、有难必帮。她们充分发挥女警员耐心细致、亲和力强的优势,将丽江警察与游客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和春节期间全员在岗的民辅警一起,为来丽游客营造出平安祥和的旅游治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