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月20日召开的2024年昆明市科技工作会上获悉,2023年,全市科技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达713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11.82%;全市技术合同登记11766项,合同成交额114.7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登记数量和成交总额全省排名第一,区域综合创新水平持续攀升。
会议指出,2023年,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昆明市科技局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六个春城”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七大攻坚行动,全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3年,全市新增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63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58家,总量达到5101家;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在库企业超3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65家,占全省净增数的78.66%,总量达到2141家,科技创新主体实现量质齐升。全市新增“工业与安防信息感知关键技术研发”等3个省市一体化重大项目,亚洲唯一、国内最高水平的天元数学国际交流中心正式竣工启用,昆明在全国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版图中的嵌入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大。“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工业领域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在昆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8个;新增“云南疫苗实验室(筹)”和“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昆明包揽了全省5个云南实验室;结合云南省和昆明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新增云南省重点实验室24个,总量达到116个;新增市级企创中心11个,总量达到25个,国家、省、市创新平台梯度培育体系逐步形成。2023年新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11家;新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7家,引进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共6名。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501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05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8件,解决关键核心技术41项,实现新增产值17.19亿元。
会议强调,2024年,昆明市科技系统要切实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首位,牢牢坚持项目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导向,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全市“8+N”产业体系,构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融为一体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不断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创新发展,将昆明打造成为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重点实施科技创新赋能“七大工程”,确保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75%、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300户以上,促进全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实现大提升。
会议还解读了近日发布的《昆明市科技局 2024 年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昆明市科技局关于提升昆明市研发投入和科技服务业指标的工作方案》。
其中,《昆明市科技局 2024 年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着重从党建引领、科技强链、平台筑基、资源激活、人才增效、开放合作、管理提质七个维度,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昆明市科技局关于提升昆明市研发投入和科技服务业指标的工作方案》聚焦研发投入及科技服务业2项核心指标,将整合有效资源、强化协同联动、优化精准服务等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75%以上,2024年全市科技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达780亿元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在库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22%以上。(云新闻 记者王琼梅 通讯员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