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正文
【我们这些年俗】舞传情
光明日报    02-26 15:43:29

【我们这些年俗】舞传情

演员在表演“大头和尚”。张昊桦摄/光明图片

表演者戴着面具,装扮成“老和尚”“小和尚”“柳翠婆”,随着鼓点节奏,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讲述“大头和尚”的故事。

这番热闹欢快的场景源于180多年前浙江宁波海曙区翁家桥村村民农闲时的文化娱乐生活。演员戴上面具,没有动人的念白,没有婉转的唱词,只依靠舞蹈动作向观众表达剧情。而“大头和尚”根据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月明和尚度柳翠》改编,是哑舞中的知名代表作。

如今翁家桥村的“大头和尚”经过一代代传承人的精雕细琢,已成为村民逢年过节的必备节目,更被列入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光明日报 记者曾毅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26日 01版)

编辑:曹芸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