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昆明日报 记者张丽亚) 开学首日,盘龙区桃源小学便开展了校内辅导,3月4日起,篮球、趣味美工、花样跳绳等由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兴趣班也开课了。随着开学各项工作逐步推进,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经全面开启本学期课后服务。今年,全市将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
此前,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并于2024年春季学期起正式实施。昆明市部署落实新规要求,完善课后服务管理办法,实现课内、课后有效衔接,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同时,昆明市将以课后服务为切入点,大力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体育项目进校园,带动全市中小学面向学生组建不同项目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推进“一校一品牌”“一生一专长”建设,引导青少年养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理念,培养“终身运动者”。
早在2017年4月,昆明市就在市属2所小学试点课后服务。在此基础上,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主城区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执行,全面彻底解决“三点半”问题,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中华小学教育集团开设“家长课堂”,由家长自愿参与并自主制定课程计划,经过学校评估后,开设了国防、法治、健康等10余门贴近生活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昆明师专附小教育集团注重发挥周边资源优势,开设“榜样引领”“我与科学家面对面”等课程,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习惯;官渡区东站实验学校三举措关心教师,促课后服务保质量;盘龙小学教育集团在课后服务中绽放“非遗之花”……
一直以来,昆明市强化学校课后服务主体责任,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组建课后服务志愿者库,依托学校场地和管理服务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受到普遍认可和欢迎。
据介绍,春季学期开学以来,本着公益性、普惠性、自愿报名、自主选课等原则,各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需求。昆明市课后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多元化、低收费,并首批入选“双减”典型案例,推进“双减”“双升”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