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拥抱绿水青山——走进滇池渔村看乡村振兴新画卷
昆明新闻    03-27 14:36:33

640 拷贝

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万千气象云生活 ‘e路春风看昆明’”

采风调研活动

将于3月30日至31日

在昆明举办

线路推荐一

拥抱绿水青山:走进滇池渔村 看乡村振兴新画卷

『HELLO KUNMING』

来小渔村●寻找乡愁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

喜茫茫空阔无边……

大观楼长联美景重现,

在滇池湖畔勾勒出诗意长卷。

640

波光潋滟的滇池上空飞鸟翔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最美湿地草长莺飞、绵延铺展,滇池古渔村农耕绿野、星罗密布。

晋宁小渔村

640 (5) 拷贝

良田湿地环抱的村庄

——

沿环湖路一路往南

行至晋宁区上蒜镇

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乡野民居

星罗棋布的湿地景观

环绕村庄的肥美水草格外吸睛

一幅依山傍水、天蓝水碧

景优人美的生活图景

在滇池南岸徐徐铺展……

这里就是晋宁牛恋村委会的小渔村

向往的生活就在这里

640 (3)

640 (2)

640 (1)

来这里,可以在充满艺术氛围的村里走走逛逛,打卡周末文创集市、品尝特色滇味美食……这里还有露营、垂钓、划船等户外活动,让你尽情释放多巴胺、找回久违的活力。浩瀚的滇池可以容纳下所有的情绪,日落时分,徜徉在此,找到昆明人向往的“家”的样子。

640 (2) 拷贝

《国家地理》杂志推荐滇池周边最佳落日观景点

百年渔村 一朝蝶变

螺蛳墙承载的淳朴乡愁

640 (3) 拷贝

滇池边为数不多的完整保留的螺蛳壳红土墙房屋

——

滇池边的原著民有吃螺肉的习惯

吃完后产生大量的螺壳

当地村民就地取材

将螺蛳壳与红土混合

加入稻草等原料做成夯土墙

建成的房子冬暖夏凉

640 (4) 拷贝

晚上的小渔村宛如滇池畔的明珠

2022年,在推进滇池流域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中,小渔村着力打通“两山”转化路径,探索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打造以滇池保护为前提的“党建+生态+旅游”示范村,实现村民从“靠水吃水”变为守望“青山绿水”美丽蝶变,从而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创新基地、滇池沿岸“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落。

——

【小渔村的荣誉】

2023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昆明市唯一入选村庄)

清澈的滇池折射出了幸福的模样,如今的小渔村是滇池保护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促进滇池保护和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有机结合的样本,蕴含着进一步加强滇池保护、推进环滇生态绿色发展的无穷力量。

补水增绿 乡愁永驻

640 (5)

640 (4)

——

滇池的水越来越清了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高原明珠”滇池正以生态和谐

生机盎然、乡愁永驻的面貌

呈现在世人面前

滇池之美是系统治理的结果

滇池治理路径中

有昆明市政府出台的一项项措施

有全市各相关部门的紧抓落实

有普通人的积极参与

……

近年来,昆明在坚决全面彻底抓好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的基础上,综合采取“控源截污、精准防控、科学补水、生态增绿”等措施,推动滇池全湖水质从劣Ⅴ类好转为稳定保持Ⅳ类;截至2023年底,实现滇池全湖水质连续6年保持Ⅳ类。如今的滇池,颜值更亮,文化底蕴更深,也更受市民游客喜欢。

640 (1) 拷贝

23公里长的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已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跑步、骑行、散步的新晋打卡点。据了解,规划长度137公里的环滇池绿道全面建成后,将串联起大观公园、海埂大坝、海埂公园和湿地等沿湖景点,宛如一条“翡翠项链”。

640 (6)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彩鹮在南滇池湿地觅食

湖滨生态湿地是滇池的“肾”,不仅净化改善滇池水质,也让湿地成为众多鸟类栖息、繁殖、越冬的黄金地带。如今,很多消失多年的水鸟重现湿地;湿地公园越来越受欢迎,每逢周末及节假日,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昆明按照点上打造、串珠成链的思路,梳理了滇池沿岸的183个村庄,对46个重点村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进行改造提升,对其余137个村庄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全面建成绿美乡村。目前,46个重点村中已有多个投入运营,带动群众创收,小渔村等滇池沿岸美丽乡村实现“文旅融合”转型,成为“网红”打卡点。

今年1月,新修订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滇池治理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以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系统推进治理工作,大观楼长联中描绘的五百里滇池美丽画卷定将再现,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必将绽放新光彩。

村在景中,景在村内

——向往的生活在这里

万千气象云生活

e路春风看昆明

(部分图片来源:新华社 昆明信息港)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