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需要各方携手
昆明信息港    03-29 14:32:02

近期,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典型做法汇编》,昆明市、曲靖市的做法入选。

微信图片_20241230110207

以曲靖市寥廓街道为例,他们盘活闲置8年的国风影剧院,打造“15分钟时尚消费圈”。国风市集以时尚美食和国风潮流为主线,为曲靖“老地标”赋予城市生活“新内涵”,打造好吃好玩综合体,目前,成为曲靖中心城区的一个消费“爆点”。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消费新名词,十五分钟,这个时间刻度不仅用于衡量时间流逝,更是我们评价生活便捷程度与幸福感的重要标准。通过精心改造和布局,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贴心的生活环境,不仅显著提升了生活便利性,还激发了社区的新生机,使得社区更加团结,居民们对社区的归属感也越发强烈。

据媒体消息,昆明市盘龙区、官渡区等都发布了改造大批老旧小区的消息,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政府打通小区间的堵点,把畅通片区循环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进一步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这只是云南建设这项民生工程的众多例子之一。

微信图片_20241230110221

在这项民生工程已经取得成绩的大背景下,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涉及如何灵活、审时度势地执行政策,引导从业者因地制宜地参与这项工程。

以爱心食堂为例,家门口附近的两家爱心食堂先后歇业,营业时间不到两年,它们曾经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仍然有装修新潮,自带咖啡店、图书馆等新的社区食堂出现,使得来吃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俨然成为网红餐饮店,这类食堂已经在省外大城市涌现,昆明也有了这个趋势。

微信图片_20241230110218

社区食堂的核心优势是性价比。但在与其他社会餐饮竞争时,口味、服务和品类丰富性等仍是“硬伤”,这是最早一批爱心食堂关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新模式下的社区食堂能够继续入局,是因为契合了当下消费结构调整、就近消费、健康饮食这三个趋势,相关部门的一系列政策鼓励社区食堂的发展,各项补贴和减免政策的加码也吸引了创业者入局。不论是站在社会福利的角度,还是市场需求的角度,社区食堂这一业态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升社区食堂的存活率,并使其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从而确保其持续健康地发展。

再有就是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工作中,既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要,也要考虑从业者的需要。商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公布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特别强调了基于“需求导向,补齐短板”的原则,着重补充如“一菜一修”等民生所需的基础便民设施,以满足广大居民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现实情况则是:随着社区商业综合体的改造升级,很多原有的菜场和沿街门面已被替代,新的门面更加宽敞明亮,但是改造后租金的上涨却给“小修小补”类的小本生意带来了生存压力,其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不过随着消费市场主体更迭,总有城市管理方和市场想出办法,比如说一些地图APP已经开发出“推送便民小店地图”的功能,何其灵活,何其审时度势?这项工程需要的是类似于此且层出不穷的应对智慧,步履才能更加稳健。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既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面对难题,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初衷,让居民在享受到便捷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人文的关怀。(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杨雁/文字 陈颖/制图)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