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为全省树好榜样 昆明为民营经济立法“护航”
昆明信息港    04-02 14:21:59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今年的全国两会,民营经济是一个热词,有多名代表提出关于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议案,建议加快立法进程。而随着《昆明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日前获云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查批准,将于5月1日起施行,昆明成为了全省首个、西部率先为民营经济立法的城市。

近年来,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都不断强调。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这一“56789”的特征已深入人心,其对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单就昆明而言,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累计164.13万户(比2022年底新增47.94万户),同比增长48.11%。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166.98亿元,增长4.0%,高于全市GDP增速0.7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7%,较2022年同期提高了21.7个百分点。可以说,民营经济已是昆明经济的半壁江山。

国新办日前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司法部法治调研局负责人梁尚华在会上透露,司法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执法公正司法等民营企业的核心关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此时此刻,昆明《条例》的出台是对国家政策和相关立法进程的积极响应,也是昆明市创建全国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试点工作的创新之举,充分彰显了昆明市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决心,对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稳定民营企业家发展预期、激发民营经济人士助力“六个春城”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昆明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350亿元。其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成为关键抓手。这也是各地为提振民营经济而发力的重点。例如浙江省推出“民营经济32条”,广东省推出“民营经济30条”,江苏省推出“民营经济20条”,山东省推出“民营经济38条”……不过,政策并非越多越好,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政策做到稳定、可预期、可落地才是提升民营企业信心的关键。而对民营经济立法,正是稳定预期,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的重要方式。

目前国有企业有《企业国有资产法》,外商投资企业有统一的《外商投资法》,而作为最普遍的企业形态和市场经济主体——民营企业却至今没有一部促进和保障的法律。而民营经济的地方立法,可以为民营经济国家层面的立法提供经验。昆明《条例》中就提出将构建起平等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依法保障民营经济组织的平等市场准入。将平等准入和公平竞争放入最重要章节,强调对民营企业的权益保护,这是一些省份的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共性。从立法角度来说,这可以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压实市县政府及职能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定职责,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相信,随着未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亦会促进更多省市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实现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制化,稳定政策预期,推动政策落地,提升民营企业信心。(昆明信息港首席评论员 周硕)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