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盘龙区双龙街道:农文旅融合勾勒双龙“山居图”
昆明信息港    04-03 08:07:47

75361712081758937

乐之营研学营地环境优美。双龙街道供图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雷晴 刘会芳)最美人间四月天,漫步在盘龙区双龙街道,处处绿意盎然,弥漫着春的气息。

春风吹十里,桃花的明艳染遍了双龙街道的山间地头、山岭沟壑。一朵朵粉色桃花傲立枝头,引得蝴蝶蜜蜂翩然起舞。

再看野鸭湖畔,一池春水,草长莺飞,紫红色的玉兰盛放,在湖光山色里笑看春风,淡淡花香沁人心脾。

双龙街道位于昆明市区东北部,距城区15公里,自然环境优美,是离昆明市区最近的旅游胜地,堪称“昆明市的后花园”。近年来,双龙街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区位、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路网和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乡村旅游,谱写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融农 以旅兴农赋能乡村振兴

坐在农家小院里,听山涧鸟鸣,品乡村美食,喝茶养花,慢享生活。像这样的地方,在双龙街道有很多。

游人如织、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哈马者彝乡美食街已成为昆明周边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依托小市场,村民家里的蔬菜水果、土特产在家门口就能销售一空。如今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市场周边的农家乐、民宿、露营基地、采摘农场经常宾客如云。

近年来,双龙街道通过发展农家乐项目、观光农业、特色农产品等,打造了“双龙花椒鸡”“哈马者彝族羊汤锅”“锡伯龙烤全羊”等农家乐品牌,建立了4个农业观光园区,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化“闲资源”为“优资源”。

街道以生态旅游带动绿色蔬菜、核桃、绿化苗木、中草药、水果种植为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原农业发展模式。

“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建立在对农业文化的深刻理解基础上。”双龙街道党工委书记岳志强说,街道牢牢抓住这一点,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打造“农旅融合”新样本。

融文 以文塑旅共赴“诗与远方”

2023年8月19日,云南长征精神研讨暨文化长征昆明研学基地工作推进会在云南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举行,云南热爱长征文化、长征精神的30多位专家、学者、顾问以及昆明基地的志愿者参加了会议。

云南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位于双龙街道昆明金殿后山哈马者村,占地300多亩,以“红军佯攻昆明城、调虎离山渡金沙”的历史为依据,挖掘红色文化助推红色乡村旅游。

庄园开放以来,主要面向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各级党组织、公司等团体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培训、企业团建、会议接待、餐饮服务等活动。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被云南省乡村旅游协会批准成立红色旅游专业委员会并授牌“红色旅游示范基地”、被云南省教育基金会授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如何答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这道题,双龙街道在探索中找到了“富矿”。

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双龙街道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加速推进麦冲、麦地塘、乌龙社区村庄规划编制和双龙街道全域旅游编制。街道完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商务会展、生态康养和临空物流等五大功能,加快推进双龙片区的康养文旅产业项目,打造文旅康养融合发展高地。

此外,双龙街道以撒梅彝族传统文化为依托,开展彝族火把节、长街宴、四季村晚等特色节事活动,以文塑旅,大量游客涌入不但带旺了当地旅游市场,也大大提高了知名度。下一步,双龙街道还将以“节”为媒,打造更多农文旅融合新亮点、新品牌。

农文旅融合走出“双龙样板”

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12.3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71.6%……双龙街道位于昆明市城区东北部,自然风光秀丽,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78.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44.3公顷,林业占地5173公顷,海拔2000—2337米。云南野生动物园、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金殿国家森林公园与双龙相邻,山水相连着空港经济区。

“双龙以‘宜游’为发展导向,依托原有的哈马者彝乡美食街、三村片区农家乐、野鸭湖景区,以及沿贯穿辖区的金浑公路呈条状布局,形成了乡村农家乐一条线发展格局。”岳志强介绍,近年来,通过将农文旅发展的思路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红色文化、文化旅游、大健康产业三大主题紧密结合后,双龙探索出了一条以生态休闲、历史文化、农业观光、农家食宿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

现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开发原生态体验、养生休闲、农耕实训、度假休闲、冬(夏)令营等文旅和农旅产品都已成为一张张双龙的特色“名片”。2020年双龙街道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云南省旅游名镇”。

农文旅融合,不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带动当地的农副产品的销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此外,街道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的优质乡村旅游,全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当前,庄房社区占地面积约86亩的云岭鲜生有机绿色农业供应基地建设正酣,该项目将于今年5月投产。投产后,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收入达1亿元,明年达5亿元。”岳志强边介绍边兴奋地描述着未来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规划:哈马者彝乡美食街将要改造升级、云南伯贤康城国际颐养中心今年10月预计开工建设、乐之营研学营地二期项目也马上要建设……一个个项目都在加快推进中。多点开花,连点成线,助推农文旅融合向快、向上、向好发展。

未来,双龙街道将以现代农业为基、以旅游休闲为形、以乡土文化为魂,促进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农文旅融合发展勾勒出双龙“山居图”。

编辑:洪俊杰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