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昆明轿子山杜鹃花盛开 CFP 图
春夏相交之际,一声子规啼唤醒热烈的杜鹃。每年春末夏初,成片杜鹃花在云南多地山林中盛放,美不胜收。
赏杜鹃,不可不到云南,“世界杜鹃在中国,中国杜鹃在云南”。杜鹃是云南的八大名花之一,云南也是著名的杜鹃之乡,全世界杜鹃花共计1140余种,我国拥有560余种,而云南省就有320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云南省内多地都种植杜鹃,其中以滇西高山地区分布的种类最为丰富,尤其是在海拔2400—4000米的高山冷湿地带。
云南,这片被誉为“植物王国”的土地,孕育了数不尽的花卉珍品。花卉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温暖民生的重要力量。
姹紫嫣红 云南多地杜鹃盛放
大理苍山是云南省杜鹃花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在长期进化中,造就了7种苍山特有的杜鹃品种——苍山杜鹃、和蔼杜鹃、蓝果杜鹃、大理杜鹃、阔叶杜鹃、粉钟杜鹃、似血杜鹃。春末夏初,苍山脚下的杜鹃花竞相开放,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层层向山上渲染。
高山杜鹃灌丛是高原花海的主力军,也是高山和亚高山地区的形象代言人。在大理州剑川县马登镇和象图乡公路之间,海拔3000多米的群山里,19502.85亩大叶杜鹃、锈叶杜鹃、白花杜鹃、小灌木紫花杜鹃等千姿百态的杜鹃正值盛放时节,各色野生杜鹃姹紫嫣红,漫山遍野开得正灿烂,惹得数以万计的游客纷至沓来。
提到杜鹃,不得不提神奇壮美的高黎贡山,近200种杜鹃花扎根于此,而其中的大树杜鹃在所有杜鹃花中独占花魁。1982年,科学家在高黎贡山发现了世界罕见的大树杜鹃群落。40多棵大树杜鹃,构成了一个绝无仅有的杜鹃王国,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龄达630多岁,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一棵大树杜鹃,被誉为“大树杜鹃王”。
除此之外,昆明市轿子雪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营盘镇澜沧江大峡谷东岸、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马耳山、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升平镇等地的杜鹃也在盛放之中。
绵延文化传承 赓续生态保护
“漫山遍野的马缨花开咯,倒满彝家祝福酒……”被彝族尊为圣物的马缨花,就是杜鹃花科属中的一种。作为彝族的族花,它不仅以顽强的生命力怒放在山林间、石崖边,还在绵延千年的彝族文化里,熠熠生辉。彝族的刺绣里、歌曲中、乐器上,无不遍布马缨花的身影。在刚刚过去的牟定三月会上,绽放在彝族文化里的马缨花被绣在了衣服和头饰上。
马缨花刺绣图案作为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彝族妇女服饰中最普遍的图案之一,围腰、背腰带、飘带、挎包,甚至是鞋子上,都绣满了马缨花。每年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阿表妹”都穿着绣有马缨花的彝族服饰,尽情地展示服饰之美。
杜鹃的品类繁多,除了镶嵌在民族文化里的瑰宝马缨花,还有建立起友谊碑塔的小灌木紫花杜鹃。
2024年4月10日,由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和湖南省韶山市共植的3.5亩杜鹃林,全部在韶山滴水洞景区落地生根。杜鹃花成为了永胜县和韶山市结为友好县邻的见证。云南永胜毛氏与湖南韶山毛氏同源共祖,有着600多年的血缘亲情,最早甚至可以追溯至元朝。两县(市)同培杜鹃,使杜鹃成为溯源伟人先祖故里、传承永胜毛氏与韶山毛氏的血缘亲情、弘扬红色文化和边屯文化的纽带。
将杜鹃书写进文化的篇章,需要历代的先人信仰,自然也需要后世进行保护利用。绽放在保山市昌宁县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天堂山上的万亩杜鹃林,就是物种保护的最好例证。
娇艳欲滴的马缨花杜鹃、洁白无瑕的露水杜鹃、更有杜鹃中的巨叶型选手——凸尖杜鹃,这个以世界杜鹃科叶片之最而闻名于世的稀有物种。凸尖杜鹃生长在海拔2100—3600米的高山杜鹃林或针叶林中,是我国野生杜鹃珍稀资源。
作为西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堂山分布着相对完备的森林、高山草甸、湿地、河流、湖泊、农田等生态系统,为杜鹃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契机。而昌宁县多次出台的关于加强资源保护、护林防火、生态旅游开发等政策,更是将稀有杜鹃物种的保护列为重中之重。
科技助力 舞动“亿元”梦
杜鹃花承载着厚重文化记忆、标志着云南生态绿美。近年来,高山杜鹃以其鲜艳的花色、独特的形态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成为了花卉界的明星。杜鹃盆花产业前景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花期较集中、品种较匮乏的困境。
为推广高山杜鹃、推进高山杜鹃繁育和新品种选育,2011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组建了高山杜鹃研发团队,在研究员李世峰的带领下,开始了研究云南高山杜鹃的“漫漫征途”。团队从基因入手,解析各个品种杜鹃的基因组,绘制了详尽的高山杜鹃“生命图谱”,同时也构建全球第一个,也是目前数据最多的高山杜鹃多组学数据库。
快速开花筛选、外植体剥芽消毒、生根盒微环境炼苗……一个个专利技术的推出,不仅将品种选育周期缩短2—4年,更将杜鹃成苗率提高15%—20%,实现了种苗高效扩繁。
2022年,李世峰团队的“高山杜鹃新品种创制及周年开花栽培技术”获得了2022年度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一技术将高山杜鹃花期由传统的3—5月调控为12月—次年2月、9月—11月和6—8月,一举解决杜鹃盆花开花期集中、开花时间短的问题,让杜鹃盆花四季都能尽情绽放,实现了高山杜鹃商品盆花的周年供给。
截至2023年底,李世峰团队已申报国家级新品种20个,培育了“花妍”“阳春雪”“翠湖晓妆”等12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山杜鹃品种,并获得国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云南高山杜鹃研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月22日,2024厦门国际花卉新品种展在厦门海沧启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带去了其自主研发的高山杜鹃“粉精灵”。花色清新淡雅、香气芬芳馥郁的“粉精灵”,一经展出便受到广泛关注,并斩获2024厦门国际花卉新品种展“花卉新品种奖”金奖。这种新品种杜鹃拥有品种株型优雅、生长强健、香味浓郁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在李世峰团队关键技术的加持下,经过10多年时间推广,云南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大理、红河、昭通、曲靖、临沧、楚雄、普洱、迪庆、保山等11个州市均有高山杜鹃盆花(含容器苗)生产的产业布局。
2020—2022年,反季上市的高山杜鹃年宵花盆花,亩均年产值达到28万元。云南“千亿云花”产业,高山杜鹃盆花已在路上。(据云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