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省举办349项宣传展示活动
春城晚报    06-11 09:15:02

市民走进昆明市博物馆,打卡云南省“非遗”实物展。 本报记者 胡妤雅 陈飞 摄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展示了寒武纪时期古生物的生活场景 本报记者 陈飞 摄

6月8日,云南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在昆明市博物馆启动。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我省围绕“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主题,组织了精彩纷呈的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是我省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按照“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根本遵循,省、州(市)、县(市、区)联动,将举办宣传展示活动349项,大部分集中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部分持续至年末甚至更长时间,包括启动仪式、民族民间歌舞乐和传统戏剧曲艺展演、“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等7项主要活动。

本次活动持续时间长、点多面广,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进文化场馆,在端午节期间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节日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活动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积极探索“非遗+”动静结合宣传模式,助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还通过多种形式和场景普及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推动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的共享与传播,吸引更多民众关注非遗里的云南美好生活。

活动期间适逢端午小长假,市民可到昆明市博物馆、官渡古镇等地近距离体验云南非遗的独特魅力,也可关注线上“云南非遗公开课”等,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本次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昆明市政府主办。(春城晚报 记者侯婷婷)

昆明

300余件展品展现云南非遗之美

6月8日,在云南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中,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亮相昆明市博物馆。

本次展览由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昆明市博物馆主办,旨在通过300余件非遗展品的展示,集中呈现云南非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展览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题,分为“彩云霓裳”“织梦非遗”和“传承古韵”3个展区。展区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精心甄选的杰作,不仅是云南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彩云霓裳”展区展出了云南各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每一件都色彩斑斓、款式独特,展示了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精美的民族刺绣作品也在此展出,细致入微的一丝一线串联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织梦非遗”展区聚焦云南的非遗技艺,如剪纸、皮影、戏曲脸谱、乐器制作等,这些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些技艺的精湛和独特,领略非遗的独特魅力;“传承古韵”展区集中展示了云南的陶器、银器以及茶制作技艺等内容,这些展品大多由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作捐赠,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此次展览采用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云南非遗的魅力和价值,邀请广大市民共同深入体验,感受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云南独有的生活节奏和文化韵味,重新认识古老而又现代、传统而又时尚的云南非遗之美。

8日,云南民族博物馆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活动以“保护文物·传承文明”为主题,由云南民族博物馆策划,将古琴的悠扬雅韵、宋式点茶的精致艺术,以及传统手工艺(香包、香棰制作及手工刺绣)等多元文化元素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集视觉、听觉和味觉于一体的盛宴。(春城晚报 记者侯婷婷)

大理

非遗项目吸引众多游客体验

诺邓即食火腿、宾川的“朱苦拉”咖啡豆、永平和弥渡的咸菜、鹤庆银手镯、剑川木雕茶盘……端午假期第一天,位于大理古城的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游客们对着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爱不释手,大家边听非遗传承人的讲解,边选购自己心仪的伴手礼。

6月8日,“乐享非遗·爱上生活”2024年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大理非遗购物节在大理古城启动,共设置16个工艺类非遗项目,活动为期两天。启动仪式上,还对2023年大理白族自治州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获奖商品进行表彰,风花雪月瓦猫夜灯、红瓣玫瑰系列产品、金银错系列手镯、白礼茶三道茶等获奖产品既融合了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又包含了满满的大理元素,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当天,小红书慢人节在大理火热开展,“慢人部落”集市上,专门设置了大理匠志集、蓝续扎染等非遗公益摊位,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大理手工扎染、白族甲马、剑川黑陶等非遗技艺和手工艺文创,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小红书还在大理启动“非遗上新”计划,把时尚、户外等生活流行趋势与大理非遗相结合,创新推出了具有大理传统非遗元素,又符合现代消费者审美需求的“国潮”非遗产品,如甲马握手包、扎染巾盲盒、手工纸风琴灯等“样样好”非遗公益礼物,深受消费者喜爱。(春城晚报 记者李丽 段苏航 杨维琦 史子昊)

迪庆

非遗歌舞乐展演精彩上演

6月8日,2024年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香格里拉市开幕。

开幕式上,相关部门为彩砂坛城绘制、藏族祭山跑马节、纳西族祭天仪式、傈僳族传统饮食“克耍俄粒”等21个被列入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授牌。在随后进行的非遗歌舞乐展演中,《德钦藏族山歌》《建塘锅庄》《犁牛调》等非遗表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赢得阵阵掌声。

本次活动将集中展示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高全州非遗保护意识,促进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以非遗为核心的迪庆民族文化形态整体性保护,切实提升世界的香格里拉旅游文化内涵。(春城晚报 记者彭少杰 张帆 贡秋次仁)

编辑:吕宇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