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避暑游开启 搭好云南清凉“大帐篷”
昆明信息港    06-12 21:23:39

七八月的夏日温度不高却阳光充足,万物充满蓬勃生机,躲避酷暑,享受明媚的“避暑游”、“假期游”也拉开了大幕。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壮丽的雪山、神秘的热带雨林、宁静的湖泊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等让云南无论是避暑消夏,还是避寒过冬,都是首选之地。随着盛夏到来,暑假放假、避暑休闲,云南旅游旺季又按时开启了!

云南旅游一直颇受推崇,这个不用多说,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一片草间飞舞的流萤,一方流光翠闪的荷塘……随着生机盎然的盛夏到来,夏日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推动市场消费显著增长,折射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的同时,更反映出社会消费信心增强。从旅游平台发布的信息可以看到,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国内游市场内部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变化,云南旅游火热依旧,下沉市场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更“接地气”地享受美食和美景正成为旅行新趋势,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搭好云南清凉、明媚“大帐篷”是一个重要课题。

夏日旅游经济欣欣向荣,成为满足群众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让云南夏日旅游清凉又明媚,需要多措并举、补齐短板。一方面,可以结合本地特色,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科学布局夏日旅游,让夏日“不闷热”,游客“不断档”。保障游客旅游体验,点燃旅游业态创新引擎,助力激发本地消费活力,是促消费惠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例如,夏天的云南水果总是让人意想不到惊喜,杨梅,桃子,李子,麒麟西瓜、蓝莓、荔枝、鸡蛋果、菠萝、酸木瓜、菠萝蜜等新鲜应季水果轻易就让人实现水果自由,每逢“百果争香”的时节邀约游客共赴水果盛宴,石林人参果节,玉溪元江芒果节,富民、石屏杨梅节等已经是云南“以节引流”的靓丽名片,生态“颜值”化为经济“产值”,绘就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共富画卷,更为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纳凉因子”。

另一方面,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都要升级向“凉”,注重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因地制宜举办音乐节、文化节、招商节等活动,集生态旅游观光、民俗风情体验、农业特色展览、招商引资洽谈于一体,促进游消费升级。探索避暑游如何与酒店、民宿、餐饮、购物等场所形成互动,如何让线路设计更合理,如何让目的地停车场、厕所、园区道路等设施更完善,真正让游客玩得开心、消费得放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多方合力,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为“避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丰富多样的旅游方式扮靓人们的夏日生活,彰显消费信心的恢复,更折射出内需的强劲韧性和深厚潜力。避暑游不止于避暑,更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的紧密相连。深入挖掘避暑游的文化内涵,是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九寨沟看水、看瀑布、看森林避暑;青岛沙滩、海底世界、海边风景避暑;连云港云港海、古、神、幽、奇、泉六大旅游特色,以及沙滩、吃海鲜避暑;长白山爬山,看森林,看天池,看珍稀地貌和生物避暑;湖北神农药架看珍稀地貌、看冰洞避暑等,发掘消夏纳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的高质量避暑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资源,让“凉”资源产生的“热”效应也越来越大,云南也可以学习借鉴这些范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旅游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万物荣华,不负盛夏,做好避暑游这篇大文章,搭好云南清凉、明媚“大帐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要,为夏日旅游经济行稳致远注入澎湃动力。(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陈秋月)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