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以来,昆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紧紧围绕“六个春城”建设,聚力抓好“三大经济”,统筹推进“四轮驱动”,力争实现“五个突破”,在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省会担当。今起,本报推出“‘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 2024昆明经济这样干”系列报道,看昆明如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绿树浓荫夏日长,联动发力筑未来。创下云南省“五个第一”的富民抽水蓄能电站开工,昆明超千亿园区数量占全省七成以上,中老铁路人流物流运输实现量和质的飞跃……近年来,昆明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思路、重要部署,实现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三大经济”联动发力,不断加速释放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做特做强资源经济
近段时间,富民县款庄镇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人声鼎沸。该项目是近3年来,昆明市能源项目中投资额最大的,在云南省创下“五个第一”,即成为省内第一个核准、第一个完成预可研、第一个完成三大专题咨询审查、第一个完成可研评审、第一个通过核准和开工建设的抽水蓄能项目。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新能源发电项目已投产189个(含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装机容量254万千瓦,在建38个、装机容量420万千瓦,新开工21个、装机容量205万千瓦。截至2023年底,昆明市电源装机规模达1054.7万千瓦,绿色电源装机容量达894.7万千瓦,绿色电源装机容量比重达85%。2023年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投资占能源总投资的46.6%。
新能源电池产业也是拔节向上。目前,昆明新能源电池产业建成投产4个项目,形成34万吨磷酸铁、16万吨磷酸铁锂、5000吨电解液、3.5万吨电池级铝箔产能,2023年实现产值130.5亿元。同时,新能源电池产业领域累计签约项目20个,其中建成投产项目4个、在建项目11个、签约促开工项目5个,协议总投资1115.13亿元。
文旅产业方面,昆明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文化旅游快速恢复。2023年,昆明新增2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22个亿元以上文旅融合项目开工建设,石林双龙创建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昆明上榜“十大旅游向往之城”,接待游客数、旅游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4.2%、57.4%。
做大做实园区经济
不到一年时间,一座科技新城——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在昆明经开区清水片区拔地而起,这是“昆明速度”也是“昆明效率”的体现。近年来,昆明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以园区为主阵地、主平台,通过整合资源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效率效能,园区经济规模日益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昆明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抓好园区主导产业培育,推动园区发展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规模总量稳步提升。2023年,昆明市19个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达1.4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全省89个开发区营业收入的49.57%;营收超千亿园区共5家,占全省超千亿园区数量的71.4%;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917户,占全省园区的32.9%。同期,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909.6亿元,同比增长6.8%,占全省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的33.5%,规上工业产值破千亿开发区2家(安宁、高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0%,高于全省开发区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同时,昆明市坚持“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理念,狠抓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投资增长。安宁产业园区西南铜异地新建、瑞狮天然气等6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建设,云南裕能项目(一期)动工110天投产,昆钢配套焦化项目从动工建设到点火烘炉用了181天;昆明经开区先后落地万纬昆明经开区国际进出口贸易港、云南不锈钢精工制品国际产业园2个投资超10亿元产业项目;昆明高新区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三类500强”项目1个;东川产业园区宇泽半导体(一期)项目土建9个月完工,刷新园区纪录。
做优做活口岸经济
昆明一直在不断推动口岸经济加速崛起。托管磨憨以来,昆明成为全国唯一一座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统筹推动“四区”联动发展、推进“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加速落实口岸建设发展三年行动,口岸建设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在基础设施提质扩能方面,磨憨新边民互市场投入运营,2023年边民互市贸易申报交易总金额54.35亿元,申报商品总重量134.11万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粮食指定监管场地依次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并投入使用;智慧验放一体化、远程监管一站通、运行管理一张图的公路智慧口岸完成建设。
在客货运输方面,口岸实现量质齐升。其中,磨憨公路口岸启用中老货运专用通道,智慧口岸建设推动通关时效大幅提升,车辆验放时间从平均8—10分钟缩减至4分钟。铁路口岸货运利用“先放后验”“两段准入”等便利化举措,货物通关时间由运营初期的平均40小时压缩至5小时。
2023年,昆明先后开通“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专列、“云贵·澜湄线”国际货运专列、“湘滇·澜湄线”怀化—昆明—万象国际货运接续班列,持续推进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常态化开行进程。同时,昆明还不断打造“澜湄快线”“中老铁路+中欧班列”“跨境电商+铁路运输”等双向快速通关模式。截至2023年底,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共计开行中老国际货运列车15150车,发运货物30.38万吨,货值约95.27亿元;到达中老国际货运列车14593车。同期,磨憨进出口货物总量完成817.97万吨,同比增长44.34%;进出口货值总额479.04亿元,同比增长10.54%。
凝心聚力,筑梦未来。当下,昆明正继续做特做强资源经济、做大做实园区经济、做优做活口岸经济,加快构建符合昆明实际、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廖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