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经济是云南一体推进“三大经济”的主干之一。昆明海关所属滇中海关紧紧围绕“智关强国”行动要求,不断细化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的具体措施,持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聚力服务资源性特色产业对外贸易,为云南资源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潘熙 戴玮琪 摄
着力优化监管服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3年3月,在滇中海关的“一企一策”帮扶下,云南昆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16.43万吨铁矿石首次通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保函办理海关担保手续,这也是海关持续深化税款担保改革以来的云南省首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担保。
“在进口环节,海关耐心细致指导我们申请商品价格公式定价备案,并且第一时间为我们办理担保备案手续,保障了货物顺畅通关。”昆钢公司业务经理郭敏说。今年前5个月,昆钢公司办理备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担保9份,可释放担保资金159.36万元。
滇中海关积极推广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担保、关税保证保险等税款担保模式,助力矿产品等资源性商品实现本地便利通关,前5个月,滇中海关监管进口资源性商品70.1万吨、货值8.02亿元,多元化税款担保帮助企业降低担保资金压力90%以上。
此外,滇中海关强化与口岸海关协作配合,落实种球种苗“附条件提离”便利措施,服务优质种质资源进口,前5个月,共监管进境种苗827批次,同比增长55.74%,享惠企业达35家。滇中海关还积极保障辖区粮食进口和加工企业的属地监管与服务工作,“一对一”指导进口粮食企业完善扩项考核、调运核销、有害生物防控等具体环节管理事项,从严从快做好调运、核销及日常监管等各项工作。前5个月,该关共监管进口粮食约41.16万吨。
持续推进业务改革,助力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
走进楚雄金科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加工处理新鲜蔬菜,这些蔬菜经海关属地监管合格后,将出口至东南亚国家。
“海关在很多细节都给予了我们耐心的指导,如在蔬菜种植前提醒我们做好灌溉水以及土壤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加工环节及时清除杂质等注意事项,使我们出口蔬菜的品质持续提升,海关还将日常监督抽检提前到种植加工环节,极大地提高了通关效率。”该公司生产经理陈辉说。
滇中海关持续优化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测+属地查检”机制,综合运用预约监管、随到随验、“视频+现场”等便利化监管措施,让监管前置到田间地头,把服务送到百姓心头。
高原特色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有机对接的一次重新出发。滇中海关因地制宜、抢抓机遇,持续提升监管效能、优化通关服务,畅通“滇系”农产品出海“绿色通道”,推动云南省“云花”“云菜”“云果”等出口值长期居全国前列,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前5个月,滇中海关监管出口“云花”“云菜”“云果”量、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出口蔬菜4.8万吨、4.26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5.59%、20.15%。
聚焦培育外贸新动能,为“新三样”出口提速增效
随着外贸新动能不断释放,云南新兴产业表现亮眼,为全省外贸注入新动能,前5个月,“新三样”产品中,锂离子蓄电池、电动汽车出口分别增长3.1倍、18.5倍。滇中海关根据企业出口实际,定制监管流程,指导企业使用转关、“铁路快通”叠加“澜湄快线”等便利模式,助力“新三样”出口跑出“加速度”。
“我们公司的单晶硅切片主要是通过中老铁路出口至老挝等国家,海关积极支持我们开展‘铁路快通’业务,面对面给我们宣传相关政策,现场指导我们填报相关单证和系统操作,让我们快捷通关不走弯路。”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监邹伟说。
滇中海关还依托智慧海关建设,加强与铁路部门联系配合,通过“智慧物流2.0”平台、智能卡口、视频联网等科技手段,实现“场场联动”,保障出口“新三样”产品即到即验即放。
统计数据显示,前5个月,滇中海关监管出口硅光伏组件货值3.27亿元、电动汽车货值0.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0倍、14倍。(云南网 记者杨之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