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社保中心与农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开通1个社银合作网点。至此,昆明市社邮社银合作人工代办网点增加到59个,标志着昆明市在全省率先社邮社银合作网点县区全覆盖。目前,已累计为全市县(市)区参保企业和群众办理社保业务3780笔,社保经办从“集中办”向“就近办”和“多点办”转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昆明此项,为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的民生领域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延伸服务范围,多点可办更便捷。“3月份的时候看见相关新闻报道,说为了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理社保业务,昆明市将把社保综合受理窗口延伸到银行、邮政,没想到今天我们寻甸县也有了社银合作网点,以后我们开具参保证明,办理公司员工增减业务就不用再跑远路了,为你们的服务点赞!”家住寻甸县的李女士竖起了大拇指高兴地说。
为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高效、便捷、暖心的社保服务,2023年4月昆明市按照云南省社保局关于打造“城市一刻钟,农村社区全覆盖”便民服务圈的工作要求,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家,推进一家”的工作思路,率先在全省启动了社邮社银合作,先后与邮政、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农信等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推进社保综合受理窗口向银行、邮政等第三方合作机构延伸。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建设,全市已开通社邮社银合作网点369个,人工代办点由2023年初的2个扩展到目前的59个,自助服务点310个,形成了以社保自主经办为主,“社邮”“社银”合作网点为补充的网点化服务格局。
打造服务样板,温馨可办更高效。“以往在社保大厅,遇到业务高峰期,往往要排队等候很长时间才能办理。现在好了,社银专区功能齐全,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清晰明了,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喝着水就帮我们把事办了,走了还送我们一束康乃馨,太温馨了!”昆明船舶集团的谭女士说。为突出引领示范效应,在多点可办的基础上,昆明市积极与合作机构对接,提出了一个金融机构至少打造一个甲类“标杆行”或“样板间”的工作要求,打造了工行正义支行营业室、农行盘龙支行、建行正义路支行、邮政吴井路支局4个样板间,设立社保服务专区,合理规划业务办理区、政策宣传区、休息区等服务区域,设置社邮社银合作服务标识,优选综合素质高的社保服务代办工作人员,配备电脑、打印机、高拍仪、签批屏等办公设施设备,公告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材料范本和监督投诉渠道等。对合作银行网点工作人员由属地社保经办机构进行集中培训、跟岗学习,合作初期派员进驻网点,进行现场业务指导,让群众走入社邮社银合作网点,立刻就能感受到温馨高效专业的服务。
强化服务规范,安全可办更放心。在推进社邮社银合作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建设,配合省社保局制定了《网点建设标准》《合作协议》《社邮合作经办服务点管理制度》《社邮合作经办服务点设立、退出制度》《办事人申诉举报及办事争议调解登记制度》等文件和规章制度,编写了《第三方合作网点业务清单操作流程》《昆明市社保一体化合作网点服务规范》,社邮社银合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加强经办风险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不断完善联动协同工作机制,将银行网点经办业务一并纳入社会保险风险防控范围。合作网点对经办人员进行保密、安全教育,建立授权人员台账,规范经办权限管理,形成控制闭环,确保基金、信息、数据“三安全”。
目前,依托市县(市)区融媒体中心、人社局、银行、邮政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和抖音、头条等受众面广的第三方平台,定期公布社邮社银合作网点信息和办事事项清单,对受众群体发送告知短信7.8万条, “办社保到银行到邮政”已成为群众的福音。
据介绍,昆明市将以全国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联系点的有利条件为契机,依托云南人社一体化平台,进一步拓展社银社邮合作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深化合作内涵,强化合作网点宣传和人员业务培训,增强服务的吸引力和经办黏性,不断发挥“乘数效应”,在扩大社保“服务圈”的同时,携手画好为民服务的“同心圆”,为参保对象提供“多点办”“就近办”“异地可办”、线上线下协同、全时段覆盖的均等化、便捷化的高效贴心社保服务。(云南网 记者李向雄 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