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泸水市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村运会凝聚乡村振兴新力量
云南日报    07-07 10:02:40

鲁掌镇村运会上的射弩比赛。

“平时回鲁掌是因为老家在这里,而这次回来是因为村运会,很多一起长大的朋友都回来了。”篮球运动员茶宇堃说,这是自己请假都要回来参加村运会的理由。近日,泸水市鲁掌镇举办首届村运会,10天的赛程共开展包括篮球、足球、射弩、村跑、村广场舞和拔河6个项目百余场次比赛,其间还举行了美食展销会活动,累计线下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次、线上观看人数逾百万人次。

近年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鲁掌镇建起樱花街、美食街和农特产品集市,一年变一个样,成为周边群众和游客避暑踏青的好去处。

“篮球场水泥地面用砖红色和油绿色分出区域,两侧看台上坐满了身着各民族服饰的观众。足球场则铺设了绿色人工草坪。两块场地均为灯光球场。”茶宇堃说,记忆中,这两块场地以前坑洼不平。如今,在东西部协作项目的支持下,两块场地变成了现代化的运动场所。

本次村运会吸引了来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林芝市,我省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1000多名运动员参赛。

比赛时,茶宇堃与同伴在场上奔跑、碰撞。赛后,他和同伴到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逛逛。由一条主街道贯穿的鲁掌镇,一片长形建筑是当年的百货大楼,后成供销社,这里集中了税务、财政、银行、邮政等几处机构旧址。这里是美食展销会的举办地。“鲁掌镇很多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在镇上开牛肉馆的李学华说,村运会期间,他家的牛肉馆每天都要接待30至40桌顾客。除了参加村运会开幕式,他几乎没有离开过牛肉馆。李学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民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还是傈僳族“上刀山 下火海”民间绝技表演带头人。这几年,镇里文体活动多,李学华带着民间文艺表演队四处表演“上刀山 下火海”,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当地民族文化传承人找到了一条在家门口就业的增收之路。

村运会期间,有的小吃摊一天卖了100碗凉粉,各种特色农产品供不应求,镇里的宾馆及周边村寨的民宿一房难求。据统计,村运会期间,鲁掌镇日接待量约3000人次。同时,鲁掌镇积极对接相关企业,引进了饮食、购物、文化表演、亲子娱乐等相关企业20余家,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同样热闹的还有鲁掌镇三河村。在村里的弯转河露营地,帐篷下的阵阵炊烟随风飘散,山谷间回荡着游客的欢声笑语。“生意非常好,每天接待游客10余桌次。”弯转河露营地经营者王波四说。近年来,三河村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核桃、花椒、草果、重楼等种植,打造怒江百鸟谷,发展高山露营产业,推动旅游业繁荣发展。

连日来的体育比赛和文旅活动热闹场景,吸引了众多主播、商家前来接洽。鲁掌镇党委书记杨继纲表示,乡村文旅发展未来可期。鲁掌镇将以此次村运会为契机,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热点、爆点,激发发展活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让各族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云南日报 记者李寿华 通讯员熊芝莲

编辑:张玉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