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在提升,七分在管治。近年来,昆明市官渡区按照“党建引领、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的思路,着力构建纵向“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居民区党支部”四级联动模式,横向统筹财政、民政、住建、发改、城管等职能部门资源,联动“红色物业”、“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等社会资源的老旧小区改造体系,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持续优化管理服务并举,党组织引领下的自治自管、多元共治等治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居民群众乐享和谐生活,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组织搭台议事,促自管自治
申报实施区级“民生小实事”项目,修缮破损值班室、安装充电桩、更换高层电梯走廊钢窗、改造废弃花台、更换落水管、加设楼顶检修口安全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空间不够、停车难、下水道堵塞、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太和街道永胜路社区2022年实施的永胜路37号院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得到居民一致好评。“除了改造项目带来的实惠和便利,群众最满意的是他们充分参与进来,形成了自治自管的长效机制。”永胜路社区党委书记王雁说。
改造过程中,社区党委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引导小区党员、爱心居民成立院坝自治委员会,通过议事会、院坝会等形式拓宽民主协商渠道,实现改造项目群众提议、群众参与、群众受益。如今,事由民议、策由民定、财由民理、事由民办、效由民评已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法宝”。
为推动无人管老旧小区改得好更管得好,官渡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火车头”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坚持党组织搭好协商议事台,引导居民发扬主人翁精神,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形成自治自管的良性循环。
太和街道聚焦百姓提事、组织审事、民主议事、集体决事、协同办事、公众评事6个环节,激发群众开展民主协商的能动性创造性,着力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精神。
和平路社区100余个老旧小区(楼院)中有80%没有物管,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突出。社区党委书记用好老旧小区改造契机,用活党组织搭台议事手段,成立居民小区党支部、院落自治委员会、院落自治小组和培育社会组织“和乐居街坊荟”并举,一体推进实施“红色楼院共同体”自治模式、“红色邻里和”融合自治模式,推动居民化身“最美园丁”共建“美丽家园”,近八成老旧小区(楼院)旧貌换新颜,相关治理模式获评2022年度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组织联动聚力,促共管共治
新安装8座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式路灯,年节约用电约6000度;建立1个一体式太阳能光伏发电便民充电站,每年可满足居民充电3000车次,节约用电约3000度;新配置太阳能垃圾分类箱5个,年处理垃圾约200吨……关上石油小区改造后,群众对绿色低碳的智慧服务较为满意。
“改得好是基础,管得好才是关键。”关上中心区社区党委书记张惠说,为让居民生活舒心,社区利用“社区党委+居民区党支部+社会组织+社工+小区自管小组+物业+社会工作联盟单位”多位一体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改造提升石油小区,形成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推进老旧小区治理中,官渡区坚持以党组织为统领,联动各方力量,撬动优质资源,同心同向发力,从社区一方“唱独角戏”变为多方支持、共同参与,实现多元共治。
日新社区党委联动居民小区党支部、热心业主代表等建立完善重大问题三方联议、民情民意三方联访、民生实事三方联办工作机制,群策群力搞改造、抓治理、促和谐。在电信小区改造过程中,社区党委聚焦问题诉求“收集—处理—回访”全链条,定期召集城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和居民代表,集中听取意见建议,研究办法举措,解决了居家养老、儿童关爱、环境整治等系列问题,小区治理提质增效。
社区善治,有助于夯实幸福基础。金马街道东华路社区为破解老旧小区“居民不愿缴费,物业不愿接管”难题,成立“先锋管家”服务队伍和服务中心。“先锋管家”以社区党委为“火车头”,依托3个居民区党支部,构建8个自管网格,同时联动“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采取党建工作联做、党建资源联享、单位难题联解、公益服务联办等“六联法”,倾力打造好邻居议事厅、家门口福利社、“3块3”伙食团、和事佬调解室等优质服务项目,把幸福送到群众身边。
党群互动解题,促便民利民
走进曙光社区,一间间便民小超市、惠民美发室、暖心改衣铺、红色物业维修站等便民服务点串点成线,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隔墙,实现老旧小区“基本服务全覆盖、个性服务有特色”,“圈”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一刻钟百姓生活服务圈是社区依托‘红色物业’开展订单式改造、定制式服务打造的亮点。”曙光社区党委书记魏平说,社区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组织体系,在全省首家打造“红色物业”,构建起党组织引领下的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企业协调运行机制。
根据群众需求和治理需要,曙光社区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为主线,建立“红色物业”联盟工作站,推动物业企业既良性竞争,又通过水电工共用、项目共推、风险共担等方式实现合作共赢、抱团发展。
目前,官渡区已形成商品房小区“四化”管理、老旧弃管小区共建共治共享、保障性住房小区聚思想暖民心三种“红色物业”服务模式。同时,随着“一轴五委”社区治理模式深入推进,“红色物业”的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红色物业’积极响应群众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的‘三单模式’,着力加强社区共治、业主共议、企业服务工作,坚持党群互动解难题,综合施策暖民心,逐步形成居民得便利、企业能创收的良性循环。”官渡区物业行业党委副书记罗世娴说,官渡区建立“红色物业”管理服务专家库,累计有五大类专家100余名,能持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把老旧小区改造好,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先改后乱。”官渡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官渡区出台了《关于老旧小区引入物业服务企业提升居住环境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加强“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打造,着力把老旧小区改造与后期规范管理衔接起来,把改造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