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云南4家省属企业发布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深化推动ESG价值创造
昆明信息港    07-09 08:18:01

发布会现场 记者王奕然/摄

7月8日下午,云南国资国企2024社会责任(ESG)可持续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属企业联合发布第三场举行,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集团”)、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垦集团”)、云南省股权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股权公司”)、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省农信社”)分别发布了本企业2023年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情况。

云锡集团:锡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7.92%

云锡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勇介绍,2023年,云锡集团全力推动矿山增储提量,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有色金属总量34.7万吨,下属华联锌铟公司建成全球最大单系列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绿色矿山示范工程。聚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面深化价值创造,以“一利五率”为核心的经营指标明显改善。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27.74亿元、利润总额8亿元、利税总额25.22亿元、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工业总产值397.41亿元,锡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7.92%、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2.92%。

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2023年研发投入6.3亿元,同比增长27%,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户,获省部级奖励5项,新增授权专利128件。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之路,2023年投入环保资金3.63亿元,余热发电超9300万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达84.27%,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25公顷,云锡控股获评第三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绿色发展领军企业。

农垦集团:2023年位列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第34位

农垦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陈云忠介绍,农垦集团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023年集团位列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第34位,位列云南企业100强第12位,行业领域内影响力和竞争力逐年攀升,龙头企业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持续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赋能绿色发展,2023年,云南农垦集团共投入研发经费1.25亿元,新增国家省市级认定的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3个,所属企业立项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7项、集团科技项目40项。积极推动现代服务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2023年,农垦集团积极培育“一县一业”,不断推进垦地融合纵深发展,通过集团内部示范试点引领,打造服务主体多元、服务领域全面、服务信誉良好的农垦社会化服务模式。将产业发展置于国家和全省战略布局中高位谋划推动,2023年生产天然橡胶17万余吨,约占全省年产量的32.4%,在全国天然橡胶资源安全供给中属于主力军。

此外,农垦集团还积极履行“走出去”责任,以老挝为中心,辐射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整合境外土地资源,加快建设粮、胶、糖等重要农产品境外保供基地,提升国际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2023年,云南农垦集团累计进出口总额达10.66亿元,荣获2023年度“责任犇牛奖之海外履责奖”。

股权公司:完善发展“1+N”股权代表管理制度体系

云南省国有股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新介绍,2023年,股权公司积极探索“一企一策”差异化的持股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建立了“三办法、两细则、一协议、一考核评价表”的股权代表管理制度,形成了“1+N”股权代表管理体系。完成“险资入滇”各项工作,取得中国人寿110亿元的战略增资,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锂资源开发等资源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为云南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动能,为省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资本。围绕“股权+”模式与中金公司、深创投、广东恒建等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获得100亿元的综合授信。深度开展与上海国资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合作,在国企改革、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充分发挥国资国企智库作用。

大力开展制度“立改废释”工作,截至2023年底,股权公司共建立完善3类130项管理制度,推动持股企业完善各类核心制度20余项,将持股企业管理充分融入公司治理机制,确保制度运行规范、顺畅、有效。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关键少数的监督,通过对标57项监督责任清单细则,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同时,抓实抓牢安全生产、绿色低碳、职工关爱、阳光采购等工作,充分展现公司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国企担当。

省农信社:截至2023年末,云南农信资产规模达1.28万亿元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党委副书记、主任边庆介绍,省农信社聚焦“质量、效益、转型”发展主线,以高度自觉和创新举措凸显了履行社会责任的新作为新担当。截至2023年末,云南农信资产规模达1.28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1.08万亿元和7625亿元,全面构建起“量”、“质”齐增的新发展格局。

引金融“活水”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截至2023年末,云南农信涉农贷款、农户贷款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4684亿元、3413亿元和1652亿元,市场份额均稳居全省第一;绿色融资余额356.38亿元,净增94.02亿元,增幅35.84%,有效释放绿色金融效能。不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累计为941万户农户建立经济档案,建档面达95%;持续增强对脱贫及重点帮扶县的金融支持力度,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192亿元,同业占比95%。

同时,围绕“1+10+3”重点特色产业,持续加大“土、特、产”金融支持力度,分行业、分类别制定“一区一策”金融服务措施,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RCEP成员国的同业、境内外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渠道覆盖全省27个口岸、沿边25个县以及毗邻边境9424个自然村,累计结算量超过638亿元,有力支持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昆明信息港 记者王奕然 实习生郑茜元)

编辑:谭石艳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