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6月份云南CPI环比下降0.2%
都市时报    07-16 08:18:31

7月12日,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6月份,云南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在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猪肉价格止跌转涨

从环比看,CPI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5%转为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继续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鲜菜、鲜果价格受雨量充沛的影响,分别下降6.4%、2.5%,均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牛肉价格延续下降走势,下降2.6%,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鸡、淡水鱼、大米、鸡蛋价格分别上涨0.2%、0.6%、0.7%、1.2%;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7.8%,价格明显反转,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飞机票、在外住宿价格分别下降4.8%、4.7%。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和“618”促销活动带动下,燃油小汽车、大型家用器具、小家电、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降幅在1.1%—1.4%之间。

牛羊肉价格同比均下降

从同比看,CPI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6%,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4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8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0.5%转为下降8.6%;薯类、牛肉、羊肉、鲜果价格分别下降20.8%、12.3%、8.8%、4.0%,降幅均继续扩大;大米价格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10.2%。

能源价格上涨3.2%,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持平。新能源小汽车、燃油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5.9%、4.6%,降幅均有所扩大。服务价格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旅行社收费价格上涨11.4%,涨幅有所回落;飞机票、在外住宿价格分别下降21.4%、2.7%,降幅均扩大。

据测算,在6月份0.1%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都市时报 记者郑荣行

※相关新闻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0%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一季度同比增长5.3%

二季度增长4.7%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放在全球坐标中观察,我国经济表现依然较好,一季度GDP增速快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结合二季度国内外形势,预计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仍将保持领先,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从环比看,二季度GDP增长0.7%。

“从短期来看,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有极端天气、雨涝灾害多发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也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所增多,特别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等。但从基本面看、从中长期看,经济稳定运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说。

全国夏粮总产量

同比增长2.5%

夏粮再获丰收,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服务业继续恢复。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8万吨,比上年增加363万吨,增长2.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

市场销售保持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969亿元,同比增长3.7%。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5391亿元,同比增长3.9%;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

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1688亿元,同比增长6.1%。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5.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5.0%。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同比名义增长5.4%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回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同比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展望下半年,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困难挑战依然不少。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挑战,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新华社 记者潘洁 韩佳诺

编辑:姚仲恒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