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把童年还给孩子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07-20 15:29:25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落伍,暑假一到,不少父母就急着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暑期培训班或补习班中。

孩子结束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原以为可以享受假期的快乐生活,没想到却被安排了一个更繁忙的“档期”,每天在不同的培训班之间“赶场”。看着这些孩子脸上布满愁容,不由心生感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回想我们的童年,每到假期,孩子们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在田野上自由奔跑,到小溪里捉鱼,在树上捉知了,去树林里捡菌子……直到天快黑了,听到父母的一声声呼唤,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家。等到吃完晚饭,在野外耗尽体力的我们往往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那时候的我们,尽管一日三餐只是粗茶淡饭,但个个都壮实得像小牛犊,小病小痛都很少,更别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反观现在,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状况却不容乐观。《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我国高中生抑郁检出率超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超30%,而小学生的抑郁检出率超10%。孩子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爱孩子应该从把一个美好的童年还给孩子开始。

把童年还给孩子,就是把大自然还给孩子。减少几个培训班,留出空余时间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泥土的气息,观察蚂蚁搬家,静待花儿开放。或者光脚在草地上奔跑,让孩子在玩闹中卸下压力,释放天性,无形中就会找到成长的活力和张力。

把童年还给孩子,就是把体验还给孩子。适当放手,让孩子去探索这个世界,允许孩子犯错误,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鼓励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培养他们的心理韧性。坦然接受孩子的失败,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纠正,、不断成长的过程。作为父母,只需要坚定支持,温暖陪伴就好。

把童年还给孩子,就是把自由还给孩子。在守住底线、立好规矩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动手实践,相信他们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当我们不再时刻盯着孩子,而是为孩子创造适宜的环境,启发他们找到自己的目标,那他们的自律自然就养成了,而良好的自律,是孩子未来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

编辑:张玉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