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在被誉为“中国甜笋之乡”的保山市昌宁县,挖笋人踏入竹林深处,轻轻拨开落叶、挖开松软的泥土,“咔哧、咔哧”一阵挖掘之后,就能得到一颗完整的甜竹笋,轻轻剥去笋壳,便能享受自然赠予的鲜甜。
视频由昌宁融媒提供
这一时节,走进昌宁县勐统镇的大山里,除了各种可食用的野生菌外,如糖一样甜的甜龙竹笋也蓬勃生长。勐统镇的甜龙竹是唯一可以生吃的笋,有鲜、脆、嫩、甜的特点,当地人称其为甜笋、水果笋,因为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受到了本地和外地人的喜爱。
李萍周是勐统镇勐统村新城村民小组的村民,一大早,她带着家人徒步到山里挖笋子。今天,她要准备一桌地道的甜笋宴来宴请亲朋。“现在是我们勐统吃甜笋的最佳季节,现下的甜笋就是最嫩最好吃的时候,今天我约着家人到山上,砍了些甜笋来招待我的客人。”李萍周说。
不费吹灰之力,一个个破土而出的笋子,就可以变成餐桌上一盘盘爽脆的下饭美食,也许正因为如此,当地人十分喜爱它,也深谙笋子的各种吃法。“我们勐统的甜笋最好吃、最特色的那道菜就是鱼酸汤,我们傣味的舂甜笋、包烧甜笋,也是很有特色的。”李萍周介绍。
舂甜笋,以甜笋为主要原料,配以佐料舂制。将新鲜的小米辣、大蒜、缅芫荽等调料舂碎后,加入焯水的甜笋厚片,继续舂拌,舂出鲜辣上头的风味。融香、甜、鲜、辣四味为一体的舂甜笋,吃起来嘎吱嘎吱,过瘾又解馋。
包烧甜笋,用芭蕉叶锁住甜笋的鲜甜。包烧是傣族特有的料理方式之一,大片的芭蕉叶代替锅碗成为容器。将拍扁的甜笋加入小米辣、大蒜、缅芫荽等佐料简单调味,再用芭蕉叶层层裹住后,置于炭火上烤,只为保留甜笋那鲜、脆、嫩、甜的迷人口感。
众多菜品中,马头鱼汆汤是重头戏。将腌制好的酸笋拌入调料,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制一个小时左右,加入甜笋片稍煮片刻,快速将鲜活的马头鱼汆入煮沸的酸笋汤中大火煮沸,再加入丝瓜藤尖煮熟即可上桌。每条马头鱼都吸满笋汤的酸爽,让人回味无穷。
勐统人将甜笋做出了一席甜笋宴。焗、炒、焖、煲……厨师手中制作出的美味佳肴,让人回味无穷。甜笋牛肉,现挖的甜笋,现剥、现切,和牛肉一炖,甜笋的甘,牛肉的香、辣椒的辣、花椒的麻,混合在一起妙不可言。笋不宜煎,一道酥甜笋应运而生,竹笋处理过后裹上生粉和鸡蛋液油炸定型,一口咬下去,外皮的酥脆和甜笋的清脆冲突又融合。另外,还有清炒甜笋、甜笋煮鸡、甜笋汁、甜笋刺身、甜笋蒸腊肉,无论是清淡还是重口,都能被满足。
忙碌了一个上午,最后一道马头鱼汆汤也出锅了,一家人迎来了团圆时刻。
昌宁县勐统镇勐统村新城村民小组村民鲁会美说:“每年到这个季节的时候,我家侄女都会邀请我们来吃一顿甜笋宴,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甜笋煮鸡,还有酥甜笋,这两道菜老老小小都喜欢吃。”
据了解,昌宁县不仅有“中国甜笋之乡”的美誉,同时还是“国家级良种‘云甜1号’甜龙竹种源保护繁育基地”。甜笋衍生出的各类特色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萌发,竹林资源优势正转化特色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群众的收入如甜竹般节节长高。(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罗宁姣 赵媛蕊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