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麒麟区紧紧围绕“以训稳岗、培育产业、优先稳就业”的要求,不断拓展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让劳动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培训、领证、就业一体化服务,并让劳动者以“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
茶艺师培训班开展“线上线下”培训。
“家门口”培训学技能
“在自家门口培训,不用出去就可以找工作,真的很方便。”麒麟区三宝街道温泉社区的刘梦媛说。近日,麒麟区人社局组织培训机构和招聘企业带着300多个岗位到三宝街道雅户社区开展技能培训,把技术和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培训合格后,学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技能,与前来招聘的企业进行“双向选择”。
麒麟区人社局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组织力量到社区、村组开展精准摸排,全面摸清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培训意愿,并调研掌握辖区产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分类分批开设培训班。此外,为提高培训就业率,麒麟区人社局还深入企业工厂,充分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以“订单式”培训,实现“供需”无缝对接,让技能培训精准发力助推就业。
自2019年麒麟区开展技能提升行动以来,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390余期,累计培训2.86万人次。其中企业职工1.4万人次,农村劳动力1.46万人次,累计拨付培训补贴3361.05万元。
“家门口”领证助增收
“以前没有证书,不仅工作难找,而且工资比较低,培训以后持证上岗,工资也涨了不少。”麒麟区外出务工人员祖守谱说。祖守谱通过培训取得焊工职业资格证书后,在广西从事焊接工作,月工资从3000元涨到6500元,直接增收3500元。
麒麟区人社局通过前期摸排,精准掌握培训对象需求,在云南首家采用“技能证书+专项证书”的“双证式”培训新模式,通过一次培训,可同时取得人社技能证书和应急管理局特种操作证书,帮助劳动者实现技能“变现”。
近三年来,麒麟区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培训1.12万人次,培训后取证率达95%;去年以来,麒麟区已开设10个“双证班”,培训人数约500人,涉及工种主要为电工、焊工等。
“家门口”就业惠民生
“现在试用期工资3000元,转正后根据工作量可以拿到3000元至5000元”,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家住麒麟区寥廓街道的“宝妈”丁娇感到无比兴奋。今年7月4日,一直赋闲在家的丁娇通过社区报名,参加了由麒麟区人社局组织的2024年茶艺师培训班,经过考核拿到证书后,她直接入职培训机构,成为一名助教,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麒麟区人社局依托“幸福里”社区、十五分钟就业圈、人力资源产业圈“零工市场”等就业载体,广泛收集省、内外用工岗位需求信息,建立岗位“供需”大数据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岗位信息大批量、全时段发布推送服务。同时,面向城乡劳动力、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重点就业人群开展求职登记,让“有活没人干”的企业和“没活干”的劳动力,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云对接”。
为了让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能够返乡创业就业,麒麟区人社局通过打造劳务品牌,增加就业创业机会。据统计,省级劳务品牌“麒麟私厨”带动就业1.2万人,潦浒陶瓷工、麒麟建工、珠源·巾帼管家3个劳务品牌直接从业1.2万人,间接带动就业2.19万人。麒麟区茨营镇“幸福驿站”“幸福食堂”等就业服务点彻底解决了周边4家蔬菜企业500余名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麒麟区人社局通过构建“平台管理、企业出资、小组服务”的运行模式,为务工人员提供餐饮、住宿、子女照护、老人照料等服务,实现群众务工安心、企业用工省心。
截至7月,麒麟区城镇新增就业5418人,其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226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7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3万人。(掌上曲靖 作者胡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