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 正文
从“出片”到“出圈” 昆明“天空之眼”如何长红?
云南日报-云新闻    08-23 17:33:20

云南日报 胡妤雅 摄

坐落在昆明市五华区人民中路上的傲城大厦,以其独特的圆筒形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的观天视角,被人称为“天空之眼”,其名气在社交平台逐年响亮,成为昆明的知名地标建筑之一。今年暑假期间,傲城大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于城市中心的方寸之间,寻觅“天空之眼”的奇特景观。

2004年开建,2006年交付,原来,傲城大厦还是一个“00后”。借助网络传播的东风,近年来昆明“天空之城”已成为网红打卡点,但如何从网红变长红,18岁的傲城大厦也在面临成长的选择。

云南日报 胡妤雅 摄

(一)从“出片”到“出圈”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也可以说是一名自由摄影师,最近我在网络上看到了别人拍摄的傲城大厦,而且最近一位朋友也会来昆明找我,巧的是,他也想去傲城大厦打卡……”这段文字,来自一位摄影爱好者于2020年8月2日在某创作者平台上传的一篇文章。

文章中还写道:“因为知名度高,所以拍摄的人也很多……一般来这里拍摄的都是网红。”由此可见,早在4年前,至少在摄影爱好者这个圈子里,“天空之眼”已经具有很高知名度了。

但在当时,进入傲城大厦打卡拍照,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这位摄影爱好者还在文章里叫苦:“我们先在下面拍摄了视频和照片,然后艰难地爬上了中间的台子,非常费力气,而且还累人。”

“小红书”截图

对摄影爱好者们来说,能“出片”,能得到圈子里的认可,“爬一爬台子”也是值得的。但是,对于大厦管理方来说,这又是一种幸福的“烦恼”。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来傲城大厦打卡,以前的环境和设施已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2023年8月,傲城大厦对外封闭,进行提升改造。据工作人员介绍,“傲城大厦已经成了网红打卡点,很多人过来拍照,但是大厦是2004年开始建造,2006年交付的,也有快20年了。很多人攀爬,就会有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所以我们重新装修一下。”

改造升级,也成为“天空之眼”从“出片”到“出圈”的契机所在。

(二)给游客一点震撼

今年3月,傲城大厦“天空之眼”打卡点改造完成,正式对外开放。

如果4年前的那位摄影爱好者故地重游,便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乘坐电梯可直达位于大厦6楼中庭的景观平台,平台中心有一座绘有梵高星空的灯塔建筑,周边绿植花卉、树池座椅、粉色沙滩等园艺造景环绕……

图源:昆明五华发布

而和他抢机位的人,可能从网红变成了游客——

来自杭州的刘女士与来自兰州的谭女士在大理的旅途中相识并结为旅游“搭子”,两人行至昆明,一致将傲城大厦列入了打卡行程。“在平台上用广角仰拍傲城大厦,‘天空之眼’诚不欺我,这里拍的照片非常酷。”刘女士在各个角度拍了很多照,仍然意犹未尽。谭女士也感叹道:“原以为是老城中心常见的老小区,结果进来别有洞天,看得出来这个景观的用心设计,太出片了。”

来自安徽的杨先生特意来傲城大厦拍照:“这几天到昆明旅游,还做了攻略,之前在网上看到这个地方,觉得非常不错,所以专门过来看看。到现场后感觉挺震撼的,和网上的照片一样,拍照很出片!”

从武汉来昆明旅游的罗女士也专门来傲城大厦拍照:“我同样是在网上了解到这里,感觉很新颖,与众不同,今天到现场感觉很好,的确是一个值得打卡的地方。”

……

“值得打卡”的背后,18岁的傲城大厦也在慢慢成长。

图源:昆明五华发布

除了“天空之眼”打卡点改造,傲城大厦1至5楼也进行了改造,以吃喝玩乐购为主,打造一条龙服务。1至3楼为商业,包含服装、餐饮、便利店、健身房等,4至5楼是酒店,外广场会打造规模化特色集市。

(三)从网红到长红

如今,城市网红打卡点已不再新鲜,当跟风热潮过后,是昙花一现,还是乘风而上?这便是摆在18岁“天空之眼”面前的成长困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列车穿楼打卡地李子坝。来源:上游新闻

不妨看看重庆的这座楼。作为轨道列车穿楼打卡地的李子坝,如今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网红打卡点那么简单。

有颜值——早在2018年就完成了观景平台改造,游客可以全方位、无死角、360度拍下网红轻轨的美;经常玩“变脸”,如2020年列车从一大盆“火锅”中穿过。

有内涵——李子坝位于渝中区,作为母城的一部分,李子坝面向嘉陵江、背靠鹅岭峰,文化底蕴浓厚。

有特色——李子坝已打造成智慧文商旅创新街区,每家店都是一道“重庆风景”、每家店都是一道“重庆符号”、每家店都是一个“大师作品”。

追求网红打卡的背后,实则是对一个地方生活文化的体悟,游客之所以选择从居住城市出发,到另一个城市探索打卡,势必受到不同于自己久居之地的特色所吸引,所以,城市“独一份”的打造也许是网红打卡点在跟风热潮退去之后的成长路径。

图源:昆明五华发布

面对越来越多前来打卡“天空之眼”的市民和游客,傲城大厦6楼的一位租户表示,提升改造后的“天空之眼”更加漂亮,“但周末、节假日人多,会比较嘈杂”。

这些成长的“烦恼”,既需要政府层面加强管理指导,也需要管理方完善配套设施、明确定位,还需要市民游客爱护环境、文明打卡——傲城大厦,不仅是朋友圈里的“天空之眼”,还是住户们的栖身之所。(云南日报 记者陈创业)

编辑:实习 李财吉    责任编辑:毛文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