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18日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刊文报道
中老铁路国际货物运输突破1000万吨
点赞中老铁路
在跨境物流领域的迅猛发展和
沿线综合开发取得的显著成效
以下为详细报道
9月18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发报道
《中老铁路国际货物运输量超一千万吨》
9月16日,一列满载新鲜蔬菜、应季水果等货物的冷链国际列车从中老铁路磨憨站缓缓驶出,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累计运输货物量正式突破1000万吨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见证了中老铁路在跨境物流领域的迅猛发展,彰显了中国与老挝及东南亚国家间经贸合作的深厚潜力与广阔前景。
截至9月16日,昆明海关已累计监管验放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1000.2万吨,货值407.7亿元。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市,跨境货物品类扩展至2900多种,日均开行列数从初期的2列发展到现在的17列。国内方面,中老铁路实现了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的互联互通;国外方面,它为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大通道,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
为进一步提升跨境货物运输品质,铁路部门每日还开行2列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澜湄快线”从昆明至万象仅需26小时的运输时间,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快速物流的需求,一经推出受到国内外企业广泛青睐,目前已开行“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达1400多列。
9月17日
光明日报客户端报道
《中老铁路国际货物运输突破1000万吨》
原文如下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昆明局”)获悉,9月16日,随着一列满载新鲜蔬菜、应季水果等货物的冷链国际列车从中老铁路磨憨站缓缓驶出,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累计运输货物量突破1000万吨。
自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以来,这条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的铁路,迅速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黄金线路”。截至目前,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主要城市,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汽车等2900多种,日均开行列数从初期的2列发展到现在的17列。中老铁路还实现了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的互联互通。
为进一步提升跨境货物运输品质,铁路部门每日开行2列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为提高‘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开行质量,满足客户运输时效性需求,我们实时监控装车进度,科学安排调车计划,实现快取快拉。”国铁昆明局昆明物流中心副主任李红星介绍,“澜湄快线”从昆明至老挝万象仅需26小时的运输时间,目前已开行“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1400多列。
为保障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安全,铁路部门持续加强跨境货物列车维修保养和技术交接,投用24套车辆地面试风设备,单日运用检修能力提升至1000辆,安全检修跨境货物列车33.1万多辆。
除了“澜湄快线”,铁路部门还积极探索其他铁路国际运输新模式,如“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先后开行“沪滇•澜湄线”“粤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果蔬冷链专列等列车,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为区域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运输量的不断攀升,中老铁路沿线的综合开发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沿线综合开发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包括昆明铁路国际班列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老挝万象南换装场等,有效提升了国际货物列车的运输和吞吐能力。同时,铁路部门还积极推动设立“站外站”,为客户提供仓储、拆掏箱、分拨配送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