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10月17日,校家社协同育人高级研修班(第四期)在昆明开班,来自全国各地共386名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家长学校负责人、校家社协同相关工作负责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干部和教师等通过线下及线上形式参与此次学习活动。
本次培训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主办,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云南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协办,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研修班的举办,旨在培养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满足当前形势下各地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迫切需要。
开班仪式上,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吕玉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云南师范大学教育部教授杨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学生研究中心主任王枫等特邀专家们分别围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时代》《营造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未来教育模式探究》《校家社合作的策划与实践》等主题进行分享。接下来,学员将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参与结构化研讨、参观考察、研讨交流等方式开启为期3天的集中学习,同时针对家庭教育相关主题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本次培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学习结束后,学员还可以通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家庭教育服务平台参与线上网络研修,直播内容与线下活动同步。按规定完成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学员,将获得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颁发的“校家社协同育人高级研修合格证书”(电子版)(证书统一编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微信服务号提供查询服务)。
“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各地也探索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包括昆明地区。”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吕玉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各方还需要强化社会支撑和协调,学习各地优秀经验,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昆明市持续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印发了《昆明市2021—2023年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工作方案》等,压实工作责任、细化目标任务、健全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家校社共育,形成了常态长效的工作推进态势。各县(市)区根据自身实际,大力推动辖区中小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多元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让更多家长学习和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下一步,昆明市将继续坚持贯彻落实《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做法,总结先进经验,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