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昆明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云南咖啡出口3万吨,同比增长371%,位列全国第一,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云南咖啡交出的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云南咖啡产业在多个方面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有力体现。
从种植源头抓起是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普洱市的咖啡种植基地,咖啡种植者精心呵护着每一棵咖啡树,对病虫侵害进行及时处理。而思茅海关深入田间地头,指导企业进行科学的种植管护,包括搭配种植、整形修剪和科学施肥等措施。这些举措不仅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入侵,保障了咖啡豆的品质,更提高了种植效益。这种对种植源头的重视,如同为咖啡产业这棵大树扎下了深深的根基,确保了云南咖啡在品质上有可靠的保障,从而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在品质检测方面,思茅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国家咖啡检测重点实验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咖啡专业重点实验室,它对咖啡豆从外观、气味到营养物质、污染物及农药残留等全方位进行检测。其不断提升的检测能力,不仅保障了普洱咖啡的质量安全,还助力企业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壁垒,让云南咖啡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前三季度该实验室完成咖啡豆委托检测 1038 批次,同比增长 30%,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其在保障咖啡品质上的巨大贡献。
政策扶持也是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强大助力。原产地证书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意义非凡,腾冲海关积极为企业服务,通过 “集中培训 + 现场指导” 送政策上门,建立专人挂钩服务机制,帮助企业解读自贸协定优惠政策。前三季度昆明海关签发原产地证书数量和货值的大幅增长,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关税减让优惠,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海关在查检流程上的优化更是为咖啡出海按下了 “加速键”。通过提前制定查检方案,推出预约查检、加急送检等惠企措施,以及检验检疫证书 “云签发” 模式实现 “即报即放”,出证时间压缩在 1 天以内,大大提高了云南咖啡的出口效率。
云南咖啡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是自身经济实力增长的体现,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它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就业,咖啡种植园成为了当地农民的 “绿色银行”。另一方面,作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代表,咖啡产业的成功出口,打响了云南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为其他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发展之路仍需不断完善。比如进一步加大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研发新的咖啡品种以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等。
展望未来,在昆明海关持续深化改革,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推动下,云南咖啡产业必将继续飘香四海,成为乡村振兴的云南范本,成为云南乃至中国农业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陈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