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采纳居民意见增加健身设施。
“这次老旧小区改造效果非常好,让小区环境大幅提升,生活更舒心。”11月1日,来自五华坊、四通巷等多个老旧小区院坝的居民来到五华区护国街道办事处,用一面面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今年以来,五华区认真落实省、市关于老旧住宅小区提升改造相关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工作。护国街道坚持党组织引领带动,因地制宜制定“一院一策”,逐步推进老旧小区宜居化改造,不断提高片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最有发言权。“可否设置单车棚?”“小区管道电线杂乱存在隐患。”“建议在公共区域安装健身器材。”在前期工作中,护国街道通过社区居民院坝协商会,让居民关心的事件件有回音。改造规划设计阶段在反复勘察小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唱主角,群众需要改哪里就重点考虑改哪里,通过院坝协商会和“一对一”入户收集居民意见,了解居民所需所求,确保改造让群众满意。
针对居民普遍反映的道路坑洼不平、单元楼道灯损坏、没有门禁系统、缺少公共活动和绿化区域、车辆乱停乱放、生活垃圾乱扔乱放等影响居住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护国街道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协调统筹、合力推进、狠抓落实,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保质保量按期竣工。
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过程中,街道充分发挥党员、居民代表、楼栋长、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协调区住建部门、标段施工单位等改造主体,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在科学规划、合理制定“一院一策”改造方案的基础上,本着“应改则改、全面覆盖”的原则,全面提升小区基础设施、环境绿化、安防及消防设施水平,同步实现道路提升改造、灯光亮化,增设环卫设施、文化休闲设施、健身设施、无障碍设施等。
“目前,辖区仍存在一些情况复杂的老旧小区,需要以高建设质量形成示范效应,让受惠群众发自内心认可、支持改造。”护国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紧盯改造施工质量,在健全验收、检查工作机制上下功夫,由街道主要负责人和相关科室开展不定期巡查,严格巡查施工工序和材料检验程序,确保施工质量过硬。
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护国街道云瑞西路35号粮食局宿舍、五华坊1号—6号、四通巷老旧院坝、市府东街劳教局宿舍等多个小区案例已成为提升改造示范,让周边群众看到改造效果。老旧小区环境焕然一新,秩序井然,社区、物业、居民“三位一体”共同管理维护改造成果。
据悉,护国街道今年第一批次纳入改造范围的62个老旧小区已完成改造工作,共含房屋93栋,涉及居民2378户,改造总面积20.85万平方米。目前,第二批次涉及改造的15个老旧小区已正式进场。(昆明日报 记者王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