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古云:“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雨,赓续传承,我们始终把家庭家风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水平、新高度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也更迭出丰富新颖的表现形式。即日起,昆明信息港将联合昆明市妇联推出“昆明市优秀家庭教育阵地”典型系列报道,聚焦优秀家庭教育实践经验,让更多家庭享受家庭教育发展创新的丰硕“果实”。
当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作为昆明市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石林石得利地质博物馆正以其独特的科普优势和丰富的馆藏资源,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场所,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探索地球科学的窗口。
石林石得利地质博物馆
馆藏珍稀藏品上万件 解锁亲子教育“新玩法”
走进地质博物馆,如同翻开了地球46亿年来沧桑历史的壮美画卷。从最早期的生物大爆发到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从脊椎动物出现、登陆到生物大灭绝,从恐龙与鸟类到哺乳动物与人类,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地球古生物发生、进化以及消亡的演变过程。
一位家长带着孩子驻足在一具体型硕大的恐龙化石前,仔细听着专业讲解员的介绍。家长张女士称赞,博物馆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在这里,孩子可以亲眼看到、触摸到古生物化石,进一步了解它们是如何被发现和保存的,不仅开阔了眼界,还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张女士说道。
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无限的惊喜和魅力。石林石得利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该博物馆主要由8个不同主题的展陈厅组成,馆内藏有国内外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岩矿标本等藏品上万件、国宝级展品上百件,是集收藏展览、科学普及、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科普乐园。
建馆以来,博物馆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科普教育基地,获得“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普研学联盟优秀品牌”“云南省环境教育基地”“昆明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推行特色研学课程 打开“潮学”新方式
丰富多彩的活动、妙趣横生的研学课程是博物馆热度不减的秘诀。这段时间,博物馆迎来了研学热潮,尤其是周末,研学团队应接不暇,十分火爆。
“博物馆研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实践活动。”石林石得利地质博物馆运营主管李佳家表示,把课堂搬进博物馆,研学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走出课堂、近距离接触地质知识的机会,更是一次关于观察、思考和创新,关于了解地球、保护地球的教育实践。
一直以来,博物馆充分利用场馆科普资源优势,开发出多项有利于家庭教育创新实践的课程和活动,联合周边科普基地形成多条不同主题的科普研学路线,并设置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目前,已开发恐龙复活夜、小小考古学家、真人科普剧表演、超级讲解员等趣味性十足的研学课程10余个,每年组织亲子研学、宣传教育等活动30余次,受众群体超2万人次。
研学教育活动是链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最好的桥梁,是学校教育的延展。石林石得利地质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博物馆将发挥家庭教育阵地作用,持续开发符合不同年龄段的研学课程,把博物馆打造成家庭教育的“第二课堂”,以更鲜活、更接地气的方式,吸引青少年去探索地质奥秘。(昆明信息港 记者张楠 周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