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区域性国际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设目标,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整体水平,以知识产权人才保障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生态圈”。昆明经开区探索形成“1+1+1+N”工作体系,成立“知识产权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知识产权人才首席专家”,组建“知识产权专家智库”,并制定出台《支持产业人才发展实施细则》《支持知识产权发展措施》等多个政策文件。推进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机构布局,配强公共服务人才。组建昆明经开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和4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积极对接省、市社会科学院等智库单位,高层级、多维度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引进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储备。
构建知识产权人才交流“朋友圈”。依托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云南昆明)实践基地,举办“昆明市首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远程教育中文课程线下辅导系列培训”。今年以来,昆明经开区已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培训30余场,线上线下培训人数超过5500人次,参训人员来自全省各地。成功举办“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知识产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研讨会”、“昆明经开区植物提取物产业专利转化校企对接会”等活动,助力知识产权人才和企业实现双向奔赴。依托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和昆明铁道职业学院援建的老挝铁道职业学院,探索产教融合发展,培育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
构建知识产权人才赋能“产业圈”。在知识产权人才指导推动下,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经开模式”,企业累计融资金额达6.53亿元,累计服务云南省各类企业融资金额达14.5亿元。推动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助力昆明经开区97家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产品出口7.36亿元。其中,知识产权服务出口1103.64万元。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喻劲猛 通讯员:段玉飞 马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