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期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使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给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针对此现象,在今年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苏琼芬建议,依托现有的社区治理体系,在全市积极开展老年期痴呆筛查、预防、照护等工作,全面加强老年期痴呆预防工作。
“老年期痴呆的发生与许多风险因素密切相关,是完全可防可控。”苏琼芬认为,目前虽无特效药能完全治疗老年期痴呆,但老年期痴呆从轻症阶段到重症阶段都有迹可循,最好的方法就是早发现、早诊断,及早干预、早治疗。
结合自身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苏琼芬提出,在预防老年期痴呆工作中,要进一步明确社区在老年期痴呆筛查、预防、照护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社区试点计划,包括目标、时间表、资源分配等。在社区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老年期痴呆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利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敬老月、老年健康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制作科普视频、举办专家讲座、在老年大学开设相关课程等多种形式,普及老年期痴呆防控知识,强化预防意识,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渠道,扩大老年期痴呆防治知识传播面。
“对老年群体筛查与早期干预工作是预防老年期痴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苏琼芬表示,在此项工作中,要利用AD8量表(一种用于初步筛查认知功能障碍的工具)和简明社区痴呆筛查量表等工具进行评估,筛查出认知功能下降的高风险人群和疑似痴呆人群。对初筛阳性人群进行进一步认知功能评估,并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危险因素管理和认知训练等早期干预工作。同时,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开展认知功能筛查和早期干预专项培训,确保筛查和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医疗服务和照护保障方面,推进远程医疗等医疗模式发展,因地制宜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探索推行上门巡诊,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居家、养老机构等;医疗结构要建立完善医疗、康复、护理一体化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老年医院、护理院(站)、安宁疗护中心(病区)服务质量。推动痴呆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支持城乡社区建设相关照护设施,向痴呆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认知训练、紧急救援等照护服务。将符合条件的痴呆老年人按规定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范围,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减轻家庭负担。
此外,苏琼芬还提出,要鼓励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支持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和早期干预服务。鼓励非盈利公益组织、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等参与老年期痴呆的防治工作,提供多源的社区照护服务。(昆明信息港 记者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