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内各大三甲医院在“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上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些尝试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更是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具体体现。
改善就医体验、提升患者体验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也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的体系工作中,笔者认为,应从八个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切实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首位。
全面优化预约诊疗系统。预约诊疗是提升就医体验的关键一环,目前,云南省272家公立医院建立了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有效缓解了“挂号难”问题。324家公立医院完善了预约诊疗制度,增加了号源,231家医院开设了周末专家门诊,113家医院开设了夜间专家门诊,128家医院开设了午间专家门诊,全年新增号源576.9万个。通过引入智能化预约系统,实现了在线预约、取消和修改等功能,大大减少了患者在门诊排队的时间,并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进一步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简化门诊流程,提高效率。为进一步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各医院对门诊流程进行全面优化。例如取消多余手续、取消实体就诊卡、检查结果互认,多渠道移动支付等,简化缴费流程,并引入电子化打印报告系统,使患者能够快速获取自己的诊疗报告。这些互联网+的医疗模式举措不仅提高门诊服务的效率,也让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加舒心。
加强急诊管理,确保及时救治。急诊是医院最为紧张的环节之一。医院可通过优化急诊资源配置,增加急诊床位和设备,确保能够及时救治重症患者。同时,还亟需建立急诊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既能实现急诊患者信息的快速查询和处理,也能进一步提高急诊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完善住院管理,提升患者满意度。住院管理是影响患者就医体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优化住院流程,简化住院手续,例如优化术前检查、设立住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床位统一管理等措施,减少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时间成本。此外,还应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关怀服务,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创新医疗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在医疗服务模式上,还应该进一步积极探索和创新。“智慧就医”生态系统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通过互联网科技的应用,实现了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让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加便捷和舒心。
加强医疗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氛围。良好的医疗环境是提升患者体验的重要保障。各大医院还需通过改造和升级医疗设施,优化医疗环境,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此外,各大医院还应持续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能够以更加专业和贴心的态度为患者服务。
建立闭环式监测反馈机制。为了不断提升就医体验,各大医院应建立闭环式监测反馈机制。例如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收集和分析患者反馈、费用透明和结果查询等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些举措不仅帮助医院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也为医护人员提供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宝贵依据。
关注特殊群体,提升包容性服务。各级医院需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支持。例如,为老年人和儿童设置了专门的就医区域,配置适老化智能终端,方言导诊等特色服务,提供更加贴心和便捷的服务。此外,还可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帮助这些特殊群体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医疗资源。(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合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