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廖兴阳)3月27日,据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消息,经过两年努力,滇池沿岸46个重点村中22个投入运营,2024年实现营收5.4亿元。
2023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滇池沿岸绿色发展的部署要求,昆明启动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改造提升建设,对滇池沿岸46个重点村按“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进行打造。目前,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滇池沿岸重点村改造取得初步成效,39个重点村开工建设,22个村庄投入运营,去年吸引游客超2000万人次,实现营收5.4亿元,打造了牛恋、福保、海晏、百草等一批持续“出彩、出圈、爆红”的村庄,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来了还想来”的必游点、旅居地。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前提下,昆明以统筹滇池保护治理与沿岸村庄发展、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持续推动滇池沿岸46个重点村改造提升,目前在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特色化、高端化,群众增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在生态环境方面,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收集设施实现全覆盖;改造危房60多栋,拆违拆临2万多平方米,村庄空间布局得到优化,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在产业建设方面,累计吸引超874个市场主体入驻,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累计7.31亿元,市场化路子越走越宽;打造嵌入式民宿48栋,建成特色打卡景点137个、乡村特色集市25个,业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端,滇池外滩、鲸鱼岛等旅游品牌已叫响全国,福保村多次登上央视,推广片全网点击率超43亿次。在群众增收方面,自开展重点村改造以来,村民自主经营创业数达460家,与2022年改造前相比翻了两番,各类业态带动村民就业创业3000人,农民“四项收入”均得到提升。2024年,46个重点村集体经济收入1.04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7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昆明建立“市级抓总指挥+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县区统筹推进+乡镇牵头推动+村组具体落实”责任体系,以及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联农带农利益共享、坚持依法依规盘活资源等“九个坚持”。其中,在推进落实中坚决按照“群众不受益、宁可不改造”的工作要求,建立资产入股、资金入股、资产出租、自主经营、务工就业、集体收益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享受村庄改造增值收益。同时,按照“四个一点”的方式多元筹措资金、加大投入,3年来获得7800万元市级奖补资金,撬动社会投资4.5亿元,村集体和群众投入超过1亿元。
下一步,昆明将以滇池保护治理为底线,持续推进滇池沿岸村庄改造提升,支持建设一批精品民宿和特色餐饮,推动已运营村庄提档升级,全力打造滇池沿岸重点村2.0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