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古城镇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宣传引导+活动实践+制度保障+榜样引领”多管齐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载体,创新“四新工作法”,因村施策,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尚,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
宣传引导转观念,营造文明新氛围
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村村响”大喇叭等推送移风易俗信息宣传300余条,推动乡风文明深入人心。积极组织志愿者下村入户,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正面典型,吸引更多村民举行“低彩礼”“零彩礼”婚礼。截至目前,共张贴宣传标语横幅60余幅、宣传海报100余处,发放宣传手册800余份。利用党员活动日、党员大会等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理论宣讲活动8场次,引导群众摒弃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村规民约强思想,构建治理新机制
充分发挥村规民约“软约束”作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有序推进村规民约优化行动,科学修订完成21个村(社区)村规民约,进一步强化村规民约对移风易俗的引导作用;大力推进红白理事会建设,在21个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通过理事会引导大家简化婚丧嫁娶程序,破除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活动实践提效能,培育时代新理念
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10余场次,以春联送祝福活动为契机,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文明理念;组织开展“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等宣传活动13场次,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围绕“一老一小”,精心组织开展“情暖夕阳红,我来搭把手”关心关爱老人活动、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等6场次,为社区老人、留守儿童等送去温暖,提供帮助。截至目前,为48户困难人员发放临时救助金24.93万元,在册孤儿19人发放生活补贴31.3万元,特困供养59人月发放补助6.91万元,残疾人1265人发放月补助12万元。
先进典型树榜样,引领文明新风尚
发挥党员干部及“五老”人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头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纵深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动态监管,对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等主题活动2场次,树立学习标杆,激励群众以模范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传承践行雷锋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推荐评选活动4场次,评选出系列先进典型人物,以榜样引领、示范辐射的方式促进移风易俗、文明乡村建设。(供稿:宜良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