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行。开幕会上,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了《乡村振兴新图景:怒江的探索与实践》报告。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敬鑫指出,该报告总结了怒江通过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农文旅融合、生态振兴、数字赋能等5大核心举措,为全球南方国家减贫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愿以怒江实践为窗口,深化国际减贫合作,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草果产业升级富民。当地以政策引领撬动1.17亿元社会资本投入草果全产业链,科技赋能破解运输难题,无人机运输技术显著提升效率。通过打造“怒江草果”区域品牌,开发92款深加工产品,2024年销售额达8770万元,带动果农收入持续增长。
二是易地搬迁重塑生活。全州完成10.2万群众搬迁安置,占脱贫人口三分之一,创全国最高搬迁人口占比。通过“15分钟就业圈”建设,近千名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2300元,搬迁子女大学录取率7年间从3%跃升至21%。
三是峡谷变身户外天堂。打造“秘境怒江”文旅品牌,2025年春节假期接待游客超3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4亿元。独龙江风情旅游小镇建设加速推进,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构建联通国内、面向缅北的产业链供应链。
四是生态经济双向共赢。全州森林覆盖率超67%,绿色食品认证企业达20家,年产量超5300吨。生态基建助力融入长江经济带,4个县(市)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城市)标准。
五是数字引擎激活乡村。5G网络覆盖全州96.1%的自然村,2023年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30%至1.2亿元。“一部手机办事通”办结民生实事67万件,好评率100%。(云南日报 记者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