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张晓莉)近日,记者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获悉,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宏带领团队,独立完成西南地区首例国产磁悬浮“人工心脏”辅助下的高危冠脉介入手术,为一名心脏3根大血管严重堵塞,合并多种复杂基础病的男子“打通”血管保命。目前,该男子恢复良好,已经出院回家。
“你才38岁,但手术前,心脏上主要的3根大血管几乎被堵死,心脏功能相当于70岁老人。”在心血管内科病房,副主任医师陆灿和主治医师翟家明叮嘱患者刘先生,出院回家后,一定要改变生活方式,定期复查。
谈起自己的发病过程,刘先生心有余悸。“平时会熬夜,几乎每天抽一包烟。大概9个月前,突然发现一活动就胸闷、难喘气、呼吸困难、出汗,最严重的时候,几十米都走不了,工作也做不了。”刘先生说,几经周折后,才来到省一院心血管内科医治。
“供给心脏血液主要有3根大血管,但是患者3根大血管只通着5%。”翟家明介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患者3根大血管严重病变,其中右冠中段完全闭塞,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回旋支中段狭窄95%。同时,患者射血分数仅为36%,而健康成年人的心脏射血分数正常范围是在50%—70%,继续发展下去,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病情危重。
救治刘先生,首选开胸进行冠脉搭桥,但他的心功能差,外科手术风险较高。“经过讨论,主任张宏决定在国产磁悬浮体外心室辅助装置支持下,为患者进行血运重建。使用体外心室辅助系统,能为高危复杂冠脉手术提供更加稳定的血液流动支持,有效减轻了心脏负担,也能降低手术风险,并且这个系统的费用比体外膜肺氧合的费用更低。”翟家明表示。
手术进展很顺利,省一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食道超声引导下,通过微创技术植入国产磁悬浮体外心室辅助装置,确保了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和下肢的血液供应。随后,在冠脉内超声成像的指导下,张宏精准操作,让导丝顺利通过闭塞病变,成功置入支架,从而完成了冠脉的完全血运重建,冠脉血流恢复正常。术后1天,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国产磁悬浮体外心室辅助装置撤机。术后第4天,患者下地活动。
“患者恢复得很快,整个手术只在他身上留下3个微创伤口,最大的一个伤口仅4毫米。对于高龄、伴随多种慢性疾病、多脏器功能障碍,难以承受传统外科手术的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而言,体外心室辅助技术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更加稳定的血液流动支持、减轻了心脏负担,降低手术风险。”陆灿提醒,冠心病一度被认为是困扰中老年人的疾病,但近年来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建议大家戒烟限酒,不要熬夜,健康饮食。一旦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大汗淋漓等情况,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