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精耕“小配菜” 跑出大市场
云南日报    04-11 08:20:28

云南渝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菜基地。

在位于江川区雄关乡上营村委会的云南渝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20多名工人娴熟地对各类蔬菜进行分拣、包装。“这些都是西餐配菜,打包好后将分别发送到国内及国外城市。”基地负责人杨周权介绍,基地2019年在雄关乡流转160亩土地,专注于西餐配菜的种植,目前常规种有迷迭香、百里香、莳萝等18个品种,其中罗马生菜和散叶生菜在国外市场备受青睐,需求量居高不下。以法国小香葱为例,近来每公斤售价80元,而酸模叶全年价格稳定在每公斤160元,市场需求旺盛。

这个基地西餐配菜年产量2000多吨,年产值高达3000多万元,出口额占了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我们在滇中绿色农产品产业园里有2个冷库和1个加工车间,根据订单情况,部分蔬菜经中老铁路发往老挝万象,一部分蔬菜采用冷柜运输,销往泰国、马来西亚及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杨周权说,西餐配菜出口有着极为严苛的检测标准,基地从源头的种植环节到冷链运输过程均采用环保、节能的绿色模式,全方位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去年8月,雄关乡争取到资金支持,通过村企合作,扶持该基地建设雄关乡沙拉生菜水培基地建设项目,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我们准备将现有的7000平方米高标准连体土壤种植大棚升级改造为水培种植大棚,其中,6000平方米用来水培沙拉生菜,1000平方米用来做育苗和水肥控制中心。到时,预计全年可产沙拉生菜300吨左右,年产值达200万元左右。”雄关乡党委副书记蒋思宏介绍,项目计划于5月开工,待建成后,不仅能将土地利用率提高20%至30%,市场销售单价较常规土壤种植也可提升30%至50%,同时,农药使用量可减少约50%,极大提升了产值与食品安全水平。

今年以来,江川区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积极融入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以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为发力点,建成规模以上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和加工基地63个,构建形成“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全产业链条,不仅带动周边县市区约5万户农户种植蔬菜超40万亩,同时吸引台资企业扎根,助力企业拓宽国际市场,实现出口创汇9000多万元。(云南日报记者 杨颖 通讯员 李丹 杨聪明 文/图


编辑:张水燕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