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新绿染茶园 产业孕希望
云南日报    04-11 08:21:38

元江县因远镇因远社区茶园开采。

近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的2万余亩茶园里,茶树吐露新绿,茶农们腰挎竹篓穿梭其间,指尖在茶树枝头轻盈舞动,摘下片片鲜嫩的茶芽。

因远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白族茶文化,探索“茶叶+”发展模式,让茶叶成为助农增收的“金叶子”。

在因远社区奔干小组的茶园里,茶农刘秋珍正采摘首批春茶。“今年雨水好,茶叶品质也好,价格也不错。”她笑着说。她采下的鲜叶将送往云南八甲茶业有限公司——这家由返乡创业者何存平创办的企业,正以“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当地茶产业走上标准化、规范化之路。

何存平以12亩老茶园为示范基地,建立现代化制茶作坊,他从抓好茶园管理入手,实施产、研、加、销一体化,向茶农传授科学种植和加工技术,引导大家树立精细化生产理念。“按照白族传统制茶要求,茶叶要养足成熟度再采摘,一般在清明前后采摘的茶叶品质较好,香气持久、口感鲜爽,深受市场青睐。”他说。

在何存平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茶农转变种植观念,更加精细管理。茶农何晓丽坦言:“管理更精细了,茶叶价格也比市场价高出一两倍,收入明显增加了。”目前,当地已有100多户茶农加入“公司+农户”模式,既保障了茶叶品质,又实现了稳定增收。

因远镇地处哀牢山中部,云雾缭绕、土壤肥沃,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优质的茶叶资源,白族群众种茶、制茶的传统更赋予了因远茶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当地通过引进茶企、培育经营主体,推动茶叶产业向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因远社区党总支书记邓雪平介绍,社区采用“村办公司+企业+农户”模式,将3960亩茶园纳入统一管理,引导茶农向高质量、高附加值产业方向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除了提升种植和加工水平,因远镇还积极探索“茶叶+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依托白族茶文化,当地开发了采茶体验、制茶工艺展示、“三道茶”品鉴等项目,吸引游客走进茶园、了解茶史,感受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我们以茶为媒,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因远白族茶文化,不仅增加了农户收入,也带火了乡村旅游。”因远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何保霖说。

如今,因远镇茶叶种植规模达2.05万亩,预计年产量1745吨、产值1.2亿元。从茶园到茶杯,从传统工艺到现代产业,因远镇的“茶叶+”实践,让一片绿叶承载起富民强镇的新希望,在哀牢山间铺展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动人画卷。(云南日报记者 李苏榕 通讯员 王瑾 范魏嵩 文/图

编辑:张水燕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