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以药为媒 滇港再携手
云南日报    04-12 10:12:14

中药材是大自然的馈赠,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云南、香港以药为媒,携手共拓中医药发展新蓝海。4月11日,云南省副省长杨洋向两地中医药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介绍云南中医药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基础。

云南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药库”,中医药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中药材品种,还有超过2000种的民族药,是全国乃至全球天然药物和民族医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傣医、彝医、藏医等民族医药与传统中医药融合发展,兰茂、曲焕章等中医学家誉满天下,“云南白药”“三七”等云药驰名中外。

当前,云南正以全产业链布局引领中药材产业现代化发展,全力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夯实根基,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连续6年全国第一。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朝着2000亿元目标迈进。三七、灯盏花、滇重楼、云木香、草果等品种占全国供给量90%以上。云南已成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道地药材主产区。

坚持协同发展,全力推动中药材从原料到终端全链条融合。在科研端,建成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立云南中药材产业创新研究院;在种植端,GAP品种全国最多;在加工端,全国中药行业73家A股上市公司中云南有5家,云南白药、昆药等本土品牌蜚声业界;在营销端,销售额超1亿元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品种有33个,规上中药工业企业营收达380亿元。

坚持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的“云南方案”。实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多、品质最优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国际化发展示范区。云南中医药产业迎来最好发展时机。

坚持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中医药跨境合作。牵头建立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合作交流机制,建成国家特色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老铁路运营以来中药材跨境运输量增长3倍。云南中医药通过中老铁路等通道走向世界。

坚持优化环境,真心实意把广大企业当作云南发展的“最好合伙人”。创新开展服务企业“厅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建设中小企业“融信服”平台,每年办好“10件惠企实事”,发布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三张清单,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很多香港企业家反馈,云南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办事很方便、服务很贴心、项目落地快。

“云南与香港,一方有资源、有潜力,一方有资本、有平台,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赋能、共同发展。”杨洋表示,滇港中医药合作由来已久,具有坚实基础,近年来更是达成广泛合作,取得更多共识,正从过去“单向输入输出”的原料贸易转向“双向价值共创”的产业协同,携手走向未来。

站在新的起点,为深化滇港合作,共同推动云南中医药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杨洋发出诚挚邀请——

邀请更多香港企业携手共建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建设标准体系、培育产业生态、开拓海外市场,助力云南中医药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在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赛道上共赢未来。

邀请更多香港企业到全省各地走一走,看看中医药、民族医药的生动应用和实践场景,深入了解中医药、民族医药如何为老百姓提供价廉、质优、有效的医疗服务,助力讲好云南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故事。

为推动更多香港企业投资云南,促成更多项目落地,杨洋提出务实举措——

云南将把此次大会达成的共识、合作与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深度结合,进一步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推动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每年都要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云南将全力做好服务,让广大企业在云南放心投资、安心发展、顺心创业,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共创“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云南日报 记者岳晓琼)

编辑:毛文蕾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