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新平县建兴乡的万亩露水草迎来了采收季。挖根、捶土、清洗、收籽……田间地头洋溢着忙碌的喜悦,奏响了春日“丰收曲”。
在马鹿社区露水草交易市场旁的空地上,农户鲁绕福把刚采挖、清洗好的露水草鲜根放在太阳下晾晒。“我家种露水草8年了,这茬种了60亩,现在鲜根价格每公斤3元左右,算下来每亩有4000多元收入,比之前种洋芋、玉米‘得吃’多了。”鲁绕福说,相比其他中药材,露水草种管成本低、不费工,是实打实的“省心”中药材。
卸载、铲运、加盐、搅拌、吊装、熬煮……新平鸿誉植物开发有限公司的露水草加工厂内,机器轰鸣、蒸汽升腾,生产正忙。“公司主要生产露水草浸膏、蜕皮激素,这两种是兽用和水产饲料的添加剂,我们还少量生产化妆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销往省外。”公司总经理谭畅介绍。公司成立于2009年,当时每年仅能加工700多吨露水草鲜根。经过多年发展,现在每年可加工7000吨露水草鲜根,产出100吨露水草浸膏、16吨蜕皮激素。“加工厂2022年进行了第一波改扩建,后续我们还将扩能改造,争取年加工能力在1.5万吨以上。”谭畅信心满满地说。
新平鸿誉植物开发有限公司工人在加工露水草。
据了解,早在2003年,建兴乡就通过党员示范种植了150亩露水草。试种成功后,该乡积极引导群众主动调整产业发展模式,逐步扩大种植规模,经过20多年扶持,该乡成为全省露水草主产区,每年露水草种植面积超万亩,2023年达到1.6万亩。
“目前,全乡种植中药材2.8万亩,其中露水草1万多亩、龙胆草和黄精各5000多亩,还有重楼、当归、三七等,去年共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建兴乡党委书记李钢介绍。这些中药材中,除露水草为一年生中药材外,龙胆草、黄精要3年才能采挖,种植户垫本周期长,资金链紧张。为此,该乡与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合作,去年试种了1亩市场行情好的一年生中药材绞股蓝取得成功后,今年在全乡推广种植了110亩绞股蓝,降低群众试错成本,提高中药材收益及时性,实现以短养长。
近年来,建兴乡充分发挥高海拔山区气候冷凉、水源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间长等适宜中药材种植的优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主攻方向,通过在种植上给予资金扶持、在生产基础设施上完善配套、在龙头企业带动群众种植上给予激励等方式,推动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产业兴旺之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永洪 李瑞铭 文/图)